】 【打 印】 
商業銀行要擺脫路徑依賴增加有效供給
http://www.CRNTT.tw   2019-11-13 08:34:24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目前,中國金融業供給總量巨大,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例接近8%,超過了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水平。從商業銀行的數量看,中國目前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近5000家,商業銀行網點數量達到近23萬家,可謂“銀行多過了米鋪”。部分沿海省份,每萬人的網點達到2家以上,競爭非常激烈。從貨幣總量上來看,中國貨幣供應量增長較快,基礎貨幣存量、信貸規模都處於較高水平。從銀行融資占比來看,中國社會融資總規模已經達200萬億元以上,其中,銀行貸款占社會融資比例近70%。每年新增社會融資中,銀行貸款占比接近80%。

  經濟日報發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文章表示,儘管中國銀行業的“供給總量”巨大,但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有效供給依然不足。這說明商業銀行供給結構出現了問題,商業銀行巨大的“供給總量”中,包含了部分低效甚至是無效供給。與其他行業一樣,銀行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也要符合實體經濟的需求。因此,商業銀行自身必須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文章分析,目前商業銀行供給側方面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方面,銀行對地方政府、部分國有企業等國有部門,以及對房地產等行業,出現了“過度供給”。而另一方面,民營、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的金融服務需求,銀行一直未能有效地滿足。“供給不足”和“供給過度”並存,這兩類問題有一定的關聯。在資源分布方面,地方政府等“供給過度”的領域,對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需求量巨大,銀行對此類業務的供給,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在資源有限的背景下,對這些領域的“過度供給”則影響了銀行對民營小微企業等主體的供給。在能力建設方面,銀行之所以對上述領域“供給過度”,是因為銀行“迷信”此類借款人擁有特殊主體信用,而對業務本身的風險分析能力並不夠。長此以往,商業銀行因為自身能力不夠,出現了對民營小微企業領域“供給不足”問題。而隨著商業銀行對上述領域的“供給過度”,這些領域的杠杆水平快速提升,風險也開始積聚,這些“過度供給”逐步成為“無效供給”。

  文章指出,對商業銀行而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意義深遠的革命。過去10年,是商業銀行發展的“黃金時代”,在巨大的資金需求背景下,銀行資產規模實現了高速擴張,這種“短平快”的發展,可謂是“需求側拉動模式”。在這種發展模式下,銀行只要大量吸收存款、大量發放貸款,就能獲得可觀收益。與需求側拉動不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是一項“硬功夫”,商業銀行必須從“供給側”發力,加強產品的“結構性”改革,讓金融產品與服務的供給更加契合實體經濟的需求。要自覺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主動加強優質金融產品的供給,主動減少低效領域金融資源供給。一方面,要縮減無效供給,管控好對地方政府、國企等過度杠杆部門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沉下心來,擺脫對業務規模和增長速度的依賴,把握好社會對銀行服務的“痛點”,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產品。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金融產品,加大對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的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這樣,才能把握供給側改革中的“藍海”。從各商業銀行披露的年報看,目前,ROE、ROA等盈利能力指標排名靠前的,大部分都是小微信貸業務占比較高的中小商業銀行。部分城商行、農商行在這一領域精耕細作,實現了多方的共贏。

  未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是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主線。在新的經濟和政策形勢下,銀行必須擯棄規模衝動、速度情結,而要真正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緊緊地圍繞客戶需求去開發產品與服務,並以此來獲取客戶的存款和貸款。這樣才能更好地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實現自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