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化中小銀行改革須從制度建設著手
http://www.CRNTT.tw   2019-11-11 09:13:13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11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要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健全適應中小銀行特點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風險內控體系,從根源上解決中小銀行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負責人王靜文文章表示,金融委秉承十九屆四中全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旨,首先強調要從頂層設計高度,落實好新發展理念,加強金融領域制度建設,增強金融業治理能力。這既是扎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現實要求,也是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打好三大攻堅戰的客觀需要。

  文章認為,增強金融業治理能力,中小銀行是一個關鍵節點:一方面,中小銀行由於公司治理和內控體系等方面不夠健全,發生風險的概率更高,尤其是在金融去杠杆和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因此需要重點關注;另一方面,在我國的金融體系中,中小銀行是扶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只有保證中小銀行的穩健發展,才能逐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進而實現“六穩”目標。金融委最近幾次會議均涉及中小銀行問題,原因即在於此。

  此次會議上,金融委對中小銀行改革發展問題進行了更為細致和全面的部署,涵蓋了體制機制、發展動力、資本補充、商業模式等多個方面。首先,會議提出要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健全適應中小銀行特點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風險內控體系,從根源上解決中小銀行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今年以來,中小銀行接連暴露風險,大股東控制、流動性風險等不一而足。儘管目前整體風險已呈收斂狀態,但部分中小銀行的弱質性仍值得警惕。只有從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才能從根源上杜絕這些問題。這其實也同十九屆四中全會的精神一脈相承。

  其次,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激發內生動力充分結合起來,注意中央與地方、政府與市場的分工,理順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隨著銀行業打破剛性兌付,經營風險也有所上升,投資者的投資意願下降。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注重內外結合、分工協作,調動各方積極性,繼續在支持中小銀行方面形成合力。

  第三,要壓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和金融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完善銀行補充資本的市場環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體制機制。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進銀行資本補充,但隨著信貸在社融中的占比提升,資本消耗過快,銀行整體資本充足率仍在緩慢下降。對中小銀行而言,無論是內源渠道還是外源渠道都相對受限,因而面臨著更大的資本補充壓力。因此,當前要重點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優化資本結構,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最後,要注意推廣一些中小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改進中小銀行的商業模式。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和金融改革深化,商業銀行業面臨著更大的經營壓力。如果沒有合適的商業模式,沒有明確的客戶定位,沒有差異化的發展思路,中小銀行將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因此,改進商業模式也將是中小銀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整體來看,金融委此次的部署主要集中在防範金融風險和支持實體經濟這兩個方面,而保證資本補充又是重中之重。今年7月,監管層已通過修改指導意見放寬了對中小銀行通過發行優先股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限制,而在金融委定調之後,預計後續將會有更多的鼓勵政策出台,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空間將隨之打開。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