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為企業與民眾爭取在大陸的發展機會是台灣執政當局應該透過兩岸協商所為的,以示為民服務及延伸台灣的經濟力量。但是既然兩岸協商由於蔡政府拒絕九二共識而停擺,大陸便採取單方主動的做法,使得台企台胞台生所獲的優惠全係大陸給予,看不到台灣執政當局的正面作為。無論蔡政府對此是否有所警惕及反省,其抨擊26條的用詞和針對31條一樣都是“名為惠台、實則利中”,一味全面否定,反映出無力盡到執政責任及有效因應潮流趨勢。
且因當局以反中仇陸為鞏固選票的手段,所以加劇隔絕兩岸、推進台獨,大陸遂在擴大向台企台胞示惠的同時,也擴大力度打擊台獨,這表現在今年台灣繼續被排除在世界衛生大會與國際民航大會之外,以及九月間又有兩個國家與台斷交、與陸建交。今年八月,大陸國防白皮書表示“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國家統一”,又說要組織軍機軍艦繞台巡航。因此,就如同發佈柔性的26條是按照大陸自己對台政策的步驟一樣,研判大陸也會根據形勢而針對台獨動向採取剛性反應。
如果蔡政府認為大陸的剛性作為反而會讓他們“撿到槍”,那就是以台灣的安危當作選舉的賭注。在野的國民黨更應該積極訴求有能力維護和平來爭取選民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