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離不開中國樣本
10月27日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國際貓熊日。“四川省在大貓熊的保護工作中成績斐然,大貓熊的種群數量逐年擴大,大貓熊成了中國的國家名片。”馬達加斯加-中國友好協會會長祖哈表示,“保護生物多樣性,讓四川的旅遊資源得以保留,也吸引了更多遊客。當地居民們在嘗到增收的‘甜頭’後,也加入到了生態保護中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一點值得借鑒。”
中國一直在加大對大貓熊的保護和研究力度。1962年,大貓熊等19種動物被國務院列為“珍貴稀有”保護物種。1963年,四川臥龍建立自然保護區。1978年臥龍晉升為首個國家級大貓熊自然保護區。1980年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建立中國保護大貓熊研究中心。當前,四川正在積極推進大貓熊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將大貓熊的栖息地變成生態天堂,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目前,全國已建立67個大貓熊自然保護區,野生大貓熊栖息地總面積達258萬公頃,野生大貓熊數量達1800多只,圈養大貓熊種群數量達548只,全國野生大貓熊種群數量有所增加,分布範圍有所擴大,栖息地質量有所改善。
據中國網報道,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負責人趙中華表示,動物保護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話題,對於促進國際交流具有重要意義,顯然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動物保護的引領者之一。“作為大型哺乳動物,大貓熊的生存狀況一直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如今野外大貓熊的數量實現了自然增長,野外種群有所恢復,這一轉變的背後是中國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這項可喜成果也成為了國際社會的佳話,令國人自豪,是世界動物保護領域的成功案例。”
如今,中央陸續出台了《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2011-2030年)》等系列政策文件,中國的生態保護迎來了又一個春天。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達1.18萬處,包括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2750個自然保護區、3548個森林公園、1051個風景名勝區、898個國家級濕地公園、650個地質公園等,占國土陸域面積的18%、領海面積的4.6%。超過世界平均水平。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和86%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都在保護地中得到保護。大貓熊瀕危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一些保護區內消失多年的金錢豹、梅花鹿、錦雞等物種重新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