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黃河生態治理進入重要關頭,仍存四大短板
http://www.CRNTT.tw   2019-10-29 15:39:39
(圖源:新華網)
 
  新世紀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家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重大生態治理工程成效日益顯著,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對改善黃河中下游生態環境、根治黃河水害、維持黃河長治久安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黃河的生態治理正在進入關鍵時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必須緊緊抓住水沙關係調節這個“牛鼻子”,完善水沙調控機制,解決九龍治水、分頭管理問題,實施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工程,減緩黃河下游淤積,確保黃河沿岸安全。

  治黃仍存四大短板

  一是水土流失問題仍很嚴重。黃河幹流流經晉陝峽穀,匯集了汾河、渭河等黃河支流,以及100多條小河流。區內分布有黃土高原溝壑區、黃土丘陵溝壑區、河穀平原區和土石山區,水土流失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69%,水蝕劇烈叠加風蝕,年輸沙量約占黃河總輸沙量的60%。

  多年來,國家實施了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對控制土壤侵蝕、恢復植被、減少入黃泥沙等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局部地區實現由“黃”變“綠”的根本性轉變。

  但區內仍有幾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區需要治理,沿黃各幹支溝道及台地坡面水土流失問題仍很嚴重,城鎮建設、資源開發等人類活動產生的水土流失問題也不容忽視。每逢暴雨泥沙俱下,大量表土衝入黃河主河槽和三門峽庫區,泥沙下洩直接影響黃河下游防洪安全,治理水土流失任務依然艱巨。

  二是淤地壩老化失修與建設不足並存。淤地壩是指在黃河中游流域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溝道中修建以滯洪攔沙和淤地造田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在控制水土流失、減少入黃泥沙、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規模化生產和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投資和認識水平的限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設的一些淤地壩,建設標準偏低,壩體設施不配套、多數無洩洪設施,病險壩數量增多,已難以滿足防洪和保水土的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