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傅瑩:人工智能的治理與國際合作
http://www.CRNTT.tw   2019-09-02 09:09:44
 
  三、人工智能治理的全球視野和國際合作

  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是在全球平台上實現的,因此,其治理也不是某個國家或區域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全人類的福祉。因此,我們需要有全球視野,拓展全球合作。在這方面,國際社會有過一些經驗。例如核軍控和氣候變化等難題,都是先在學界、企業界和社會組織中被廣泛討論和推動,最終達成國際共識,形成有效的治理原則和制度。

  目前,國際上圍繞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正在進行廣泛和熱烈的討論,不少國家和機構出台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原則主張。但各國間仍缺乏大家共同接受的人工智能治理原則和在價值觀和理念上的共識。

  中國對人工智能的國際合作和治理採取的是積極參與的開放態度,也主動搭建了不少平台,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就吸引了國際和國內的不少關注。天津的世界智能大會、重慶的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等,也都是向世界開放的交流平台。

  中美關係的前景也關係到人工智能治理的國際合作。有人會說,美國挑起貿易戰,破壞全球貿易體系,是對國際秩序更大的挑戰。我覺得確實如此,這是一個主觀的破壞性行為,中美關係的動蕩為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的探索也帶來一定阻礙。

  而現實中,中美學者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關係是相當緊密的。根據科睿唯安提供的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文獻數據,從2013年到2017年,全球參與評估的167個國家/地區在“計算機、人工智能”發文排名中,中國大陸位居第一,發文量達到59573 篇,占25.02% ;其次是美國,發文量是32527篇,占13.66%。中美兩國國際合作論文數量增長最快,過去五年中國大陸開展國際合作最多的對象是美國,美方開展國際合作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大陸,雙方合作論文有四千多篇。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中,中美各有優勢。數據顯示,在涉及人工智能基礎層的算力、數據和算法三大關鍵要素中,美國在算力和算法上有優勢,巨頭公司基本掌握著開元算法平台和場景豐富的算法能力,而中國正在積累越來越多的應用和數據資源。從兩國的實踐看,如果中美無法有效合作形成共同標準的數據和算法,雙方的產業和未來發展都將受到很大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賀信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要把握好這一發展機遇,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需要各國深化合作、共同探討。中國願在人工智能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

  因此,我們需要從相互依存、命運與共的“共同體”意識出發,主動參與和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同時也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歷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推動了新的國際議程的設置,相信人工智能技術也能成為各國合作的新平台,為全球化增添新的動力。中國人應該也能夠為此做出貢獻。

  四、對人工智能的國際治理的三點建議

  一是保持開放性。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是全球高度協作的成果,其未來的發展也依賴世界各國優勢互補,合作共享。因此,在人工智能的治理上也需要保持開放性,集合各國智慧與經驗,實現有效的全球治理。

  二是合作性。人工智能被認為是一項綜合性的“原力技術”,其治理也需要多學科、多領域和多部門乃至多國的共同參與。各國在探討和構建治理機制的過程中,應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取長補短,才有可能實現有效的治理。

  三是客觀性。人工智能作為革命性的新技術,難免引發很多誤解和懷疑,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技術的未來結果。國際治理應該秉承中立客觀的立場,保護科學家和企業家的創新積極性,尊重人的權利與尊嚴。

  最後,我祝願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能在推進人工智能國際合作、包容制度創新方面取得好的成果。也祝願與會代表們,能夠利用上海市搭建的這一平台,深入溝通、凝聚共識,為未來描繪美好的藍圖,為我們的後代留下更多的可能性。

  來源:觀察者網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