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東西方兩大集團冷戰結束後所出現的和平紅利概念,對台灣不僅實現在兩岸經貿中,還外溢到台灣所亟需的雙邊FTA。正是由於兩岸簽署ECFA及在政治上也良性互動,所以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於2013年和新加坡簽署以互免部份關稅的經濟合作夥伴協議ASTEP,又於同年和紐西蘭簽署個別關稅領域合作協定ANZTEC。終因蔡英文總統上任、兩岸當局走向對立對抗,各個經濟體或看大陸態度,或如美國為自己考量,台灣也就無法再與其他經濟體洽簽同類協定了。
如前所述,台灣經濟對外貿易的依存度遠甚於其他經濟體,但所擁有的FTA覆蓋率卻偏低,例如新加坡的覆蓋率為76%以上、韓國為64%以上、大陸為33%以上、日本為22%以上,並都仍在持續增長,台灣僅不到百分之十,且因兩岸關係倒退,致使洽簽FTA寸步難行。這對於以外貿為經濟根本的台灣,事態十分嚴重。
如果明年初大選後的政局未變,那麼台灣在雙邊FTA恐仍一籌莫展,在區域經濟整合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都被邊緣化將成定局。且在兩岸當局關係惡化的當前,大陸對ECFA的態度是否依舊,會不會願意繼續維持對台優惠,必須給予重視。執政者尤不可為了“反中仇陸”而綁架台灣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