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服務經濟將助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
http://www.CRNTT.tw   2019-08-03 07:46:39
  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日前在出席第十四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高質量發展與現代治理體系”時表示,中國經濟在網絡數字時代將進入以服務經濟為主的新階段,在服務經濟為主的新階段,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和製造大國的突出優勢,將繼續支撐經濟持續、健康增長。

  中國經濟轉入中高速增長新階段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實現了平均近10%的增長,同時也是波動的增長。近十年來,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逐步轉入中高速增長階段。

  學術界對於經濟增速下行有多種解釋,包括:宏觀經濟政策問題、經濟發展階段問題、人口紅利消失問題、國際環境問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問題等。

  江小涓表示,從影響宏觀經濟的三個主要變量投資、消費、出口來觀察近幾年的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可以發現一些端倪。其中,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漸變小。雖然從數字上看,經濟增長較快的時候消費的貢獻率比較低,實際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比較穩定。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投資是拉動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因素,所以增長速度越快的時候,消費的貢獻就越低。從宏觀經濟來看,持續通過投資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的難度越來越大,而且也不是合理選項。

  還有三個重要因素對經濟增長也有影響,勞動力成本上升、引進技術的減少和服務經濟的到來。從人口紅利角度來看,我國從2012年開始勞動人口淨增長是負數,與經濟向下走勢高度契合。人口紅利的主要來源是撫養率,撫養率低就說明有很好的勞動力供給。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多年,我國的撫養率一直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而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未來四十年我國的撫養率會越來越高,特別是老人撫養率特別高,這種高撫養率與以兒童為主的高撫養率相比,對整個社會和家庭造成的壓力和心態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變化。此外,產業升級後,可以引進的技術存量減少,由此帶來效率改善速度放緩。

  從發展階段的角度來看,在三次產業中,農業和工業的比重下降,服務業比重上升。從2012年開始,服務業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2015年開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了50%,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漸上升。根據國際經驗來看,幾乎沒有例外,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之後,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持續下降。

  為什麼當經濟結構以服務經濟為主的時候經濟增速會下降?因為服務業的效率比較低。許多服務業要求生產者和消費者必須“面對面”、“同時同地”出現,比如教育、醫療、藝術表演、保安、保姆等,無法使用高效設備大批量生產,沒有規模經濟,勞動生產率無法提高。然而,不同產業的勞動者要求近似的報酬,“服務”效率低但工資不能低,與商品相比日趨昂貴。

  服務業如何低效率高成本?比如,1984年購買一台17英寸黑白電視機需要花費1000元人民幣,雇傭一位保姆的價格是每年500元,當時中國的產業結構是以製造為主,製造和服務業的比重是2比1。到了2018年,32英寸彩色平板的價格是1000元,雇傭保姆的價格變成了每年5萬元,這時候服務和製造業的比重是2比98。其實,我們的消費結構並沒有發生很大變化,但是從價值上來看好像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所以很多發達國家,當服務業變成主導產業後,同樣的資源投入,但是產出效率明顯下降,所以人們講這是一個高成本低效率的發展時代。

  中國會不會遵循其他國家的軌跡,到了以服務業為主的時期,無法將增長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江小涓認為,中國經濟轉為中高速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提升全球化程度的高峰期已經過去

  過去四十年全球化發展迅速,主要是通過跨國公司全球投資導致全球產業鏈的形成,但是近些年國際貿易投資增長勢頭受到阻礙,全球價值鏈貿易增長停滯。對比1998年到2007年全球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長速度,2008年到2017年增速明顯放緩,中國也發生了同樣變化。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過去四十年中,由於技術、運輸條件和信息條件的變化,全球價值鏈可以切割轉移,很多產品被切割成不同部分,在不同國家生產。跨國公司相關貿易是全球價值鏈的標識。1980年,跨國公司相關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只占1/3,2000年驟然增加到75%,到2010年更是增加到80%。但是,到2016年的時候,這個比重不但沒有繼續增長,反而出現下降的趨勢。一個產品被切割在不同國家生產,最後組裝起來的部分和程度,是有限度的,如果沒有很好的新技術變化,這個過程會因為天花板而減速。

  伴隨著全球價值鏈的變化過程,一些發展中國家逐漸崛起。一些中低端產業逐漸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衝突。事實上,再現出口的重要性已不大可能,我國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經由最高點時候的接近40%回調到現在不到20%。這其實是一個相對正常的數值。數據顯示,7000萬人口以上的大國出口占GDP比重平均不到18%。此外,外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下降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所以,我們總的判斷是,提升全球化程度的高峰期已經過去,開放的重要性將相對降低。”江小涓說。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