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時代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http://www.CRNTT.tw   2019-06-13 09:49:27
新時代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對於擴大開放再出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自2016年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後,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長足發展。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中國在面對內外部衝擊時,從根源上降低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實現匯率穩定,避免資本異常波動,有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市場份額以及國際貿易、投資話語權。然而,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結算和外匯儲備中所占的比重與美元、歐元相比,還差距很大。新時代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對於擴大開放再出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機遇

  清華金融評論發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黃永富文章表示, “去美元化”屬眾望所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即美元與黃金掛鈎、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鈎,在美元與黃金掛鈎時,美國經常賬戶失衡具有自我糾正機制。美國一度得益於巨大的貿易順差和上漲的黃金儲備,但隨著西歐和日本的崛起,經常項目逆差導致美國黃金儲備大量外流。20世紀70年代,美國單方面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鈎,創造了美國發行美元、其他國家向美國輸入資源和商品、其他國家再用美元購買美國債券的模式,並且沿用至今。這一模式使美國的貿易逆差規模持續擴大而不用再擔心黃金外流,但以美元與黃金掛鈎為特征的國際貨幣體系所具有的自我糾正經常賬戶失衡機制已不複存在。

  美元與黃金脫鈎模式對世界經濟增長、國際貿易體系與全球金融穩定產生了深遠影響。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利率水平上升加大高債務新興經濟體還本付息的壓力,美元升值惡化了借入美債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引起了頻繁的資本流動,導致多個新興經濟體本幣暴跌,加劇了新興經濟體的系統性風險。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深受其害,新興經濟體更是竭力擺脫對美元體系的依賴。

  “去美元化”的近期助推因素

  伴隨著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美債收益率走高和反轉預示巨大的系統性風險和經濟衰退,同時美元升值導致的資本頻繁波動等,“去美元化”舉措正在全球範圍內此起彼伏。

  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特朗普執政以來在全球範圍內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針對中國、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強征關稅,還針對其傳統盟友如歐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一方面,美元在全球貿易結算的壟斷地位給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各國越來越重視國際貨幣體系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各國普遍擔憂美聯儲是否會採取新的利己主義貨幣政策措施。

  美國國債收益率高位盤整預示著巨大的系統性風險。為了彌補美國政府採取大規模減稅等財政刺激政策所導致的巨額財政赤字,美國政府大規模增加國債發行,使國債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大幅攀升。政府財政刺激政策與美聯儲啟動的貨幣收緊政策(如加息等)相結合,迅速推升了國債收益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美國企業、消費者、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設定借貸成本的參考標準,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全面上移預示著巨大的系統性風險,而系統性風險會導致美元信用持續衰退。

  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反轉預示經濟將陷入衰退。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每次經濟衰退之前,短期利率都超過長期利率,這一現象被稱為“收益率曲線反轉”。近期,美國短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窄至零,甚至出現反轉或倒掛,而且是雙反轉,即不僅一年期國債收益率與其他年期反轉,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同時與三年期和五年期反轉。另外,一年期、兩年期國債與七年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大幅縮小至0.011%至0.11%,這代表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趨於扁平。國債收益率倒掛和收益率曲線扁平化預示著美國經濟保持大幅增長的預期是不現實的,一兩年內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經濟學家正密切關注這一現象。其實,美聯儲持續加息固然是經濟健康增長的信號,但也增加了消費者和企業的借貸成本,最終可能導致經濟陷入衰退。

  “去美元化”的發展現狀

  為規避美元風險,世界各國逐步減持美債、增持黃金和其他貨幣,構建多極化貨幣秩序正在成為新趨勢。2018年10月以來的黃金走勢凸顯了“看空美元”的聲音和趨勢,各國央行的黃金購買達到自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世界債權國紛紛大幅減持美元資產。很多發達經濟體不想成為美國的“附庸”,傾向於“去美元化”,希望發展完全獨立於美國的金融工具。根據美國財政部2019年3月15日公布的財政部國際資本報告,美國國債2019年1月除日本外,其他六個最大持有國中國、巴西、英國、愛爾蘭、瑞士、盧森堡,幾乎都出現不同程度且連續幾個月的減持。其中,作為第二大債權國的日本,截至2018年10月減持美國國債達1.018萬億美元,近期有所反彈。總體而言,美國國債海外持有量至2018年11月一直處於下降通道,12月起略有上升(與日本近期的增持有關)。

  新興經濟體更是竭力擺脫對美元體系的依賴。新興經濟體正通過逐漸減持美債,增持黃金以及人民幣和其他貨幣,擺脫對美元體系的依賴。2017年11月俄羅斯央行持有美國國債曾達到峰值1057億美元,面對美國對俄的一系列制裁和地緣政治衝突,2018年3月到5月,俄央行減持了其美國國債持有量的84%,即810億美元國債,並在2018年增持黃金上漲74%,達到1971年以來的峰值。哈薩克斯坦也大幅減少美元外匯儲備占比,從2006年的67%減到2018年6月底的46%,同時增加黃金儲備所占比例,從2006年的7.2%升至2018年6月的42.3%,以實現外匯儲備的多元化。作為美國最大的國債持有國,2018年10月中國所持規模環比減少125億美元,降至1.1389萬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第五個月減持美債,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維持在1.1121萬億美元水平,創2017年5月以來的新低。

  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現狀

  文章介紹,人民幣國際化始於2009年中國開展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後來通過雙邊本幣互換、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清算行等制度安排和探索不斷推進。其中,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SDR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成為SDR國際儲備貨幣後,人民幣國際化進入新階段。人民幣已用於國際金融機構的出資和貸款,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率大幅上升,各國央行主動增持人民幣資產作為其外匯儲備,主動向中國提出簽署貨幣互換。面對內外部衝擊時,國際投資者出於避險目的而增持人民幣資產,帶來資本內流。

  人民幣國際化正在步入新階段

  人民幣“計價和支付”的國際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全球範圍內已設立25家人民幣清算行。截至2019年1月,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絡初步形成,跨境支付系統業務範圍已覆蓋162個國家和地區,包括31家直接參與者和818家間接參與者。另外,銀聯卡全球受理網絡已覆蓋174個國家和地區,境外發行規模已超1億張,跨境交易規模逾9000億元。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支付中的占比不斷提高,2018年貨物貿易人民幣收付額3.7萬億元,同比上升13%,占本外幣跨境收付比例的11.7%;直接投資項下人民幣收付額2.66萬億元,同比增長61%,占本外幣跨境收付比例的59.5%。作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中國於201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了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伊朗、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或都準備接受以人民幣和本國貨幣來結算石油交易。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用人民幣(以及當地貨幣)進行貿易結算擁有巨大增長潛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幣在全球結算體系內的比重很低,匯率波動往往很大,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降低雙邊貿易和投資因美元匯率大幅波動帶來的貨幣風險。俄央行2018年6月稱,俄羅斯對華原材料與商品出口貿易的9%是以盧布結算的,從中國進口商品貿易的15%是以人民幣結算的,而三年前的相應數據僅為2%和9%。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外貿夥伴國,未來5年內,中國計畫對俄經濟直接投資150億美元,而兩國為發展經貿、投資及科學合作成立了總額約合100億美元的俄中投資基金(基金的貨幣為人民幣和盧布)。基於雙邊貿易巨大的增長潛力,包括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在內的28個國家和地區宣布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的國際結算貨幣地位。當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人民幣計價和支付”的國際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