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王金平昨日的匆匆離去,不願接受媒體系統全面的採訪,其中一個不願直接面對的問題,就是倘黨中央“一意孤行”,他是否會脫黨參選。此前,當王金平身邊的人曾經放風,倘國民黨的初選程序不合王金平的心意,王金平將會脫黨參選。這確也讓吳敦義緊張了一陣子,而王金平也在竊喜,此招果然有效。但目前的情況卻是,在韓國瑜、郭台銘先後參選之後,王金平此招的“武功”已被廢掉,倘再繼續使用,就將適得其反,不要說是真的脫黨參選,將會導致他永遠離開政治舞台,就只是既要留在黨內又要“放風”,也將會影響勝選後分享勝利成果的權利。
因此,王金平昨日的三點聲明,只是表態,否則連這樣的態度也不表達,此前自己的堅持,就將完全是不具正當性和合理性,自我否定。而且,王金平也需以此來繼續保持高壓,作為自己謀取最高利益的“籌碼”。但又不敢過於強硬,以免“籌碼”變質,過猶不及,只是拿香港《明報》的文章來說事。可見,王金平還是拿捏得較為準確。
實際上,不少人都分析認為,時至如今,王金平已經知道自己參選總統的機會,是“大勢已去”,因而只能是以繼續較高“籌碼”的“價位”,來換取黨中央再次為他修訂“不分區立委”提名規例,第四次提名他為“不分區立委”參選人,並將他擺放在“安全位置”內。在當選後,籍著國民黨奪得立委議席過半的優勢,再次當選立法院長,延續政治生命四年。
這對於國民黨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符合最大公約數的好事。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由於“不分區立委”是建基於黨籍之上的,退黨後就失去立委議席,不像“區域立委”退黨後其議席仍然有效。因此,將王金平繼續擺放在“不分區立委”,也有利於加強對他的牽制。更重要的是,提名一位絕對忠心的黨籍立委參選立法院副院長,並為其“保駕護航”保證他當選,就可實現對王金平的“就地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