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昨日,四月十日,對台灣地區來說,除了是美國頒布《台灣關係法》四十週年之外,還有兩個重疊的政治活動。一個是昨日發生兩場“英德之戰”,其中一場“英德之戰”是發生在國際場域,與台灣地區的政治完全無關,那就是由德國帶頭的歐盟領袖在昨日聚會,決定英國是否延後或無協議脫歐;另一此場“英德之戰”則是發生在台灣地區,嚴格說來是發生在民進黨的內部,是已經拖沓了不短時間,但卻讓人們興趣盎然地觀看的總統黨內初選,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兩為參選人大明爭暗鬥。
其實,也是在昨日,不單止是在民進黨內發生“英德之戰”,而且在國民黨內,同樣也面對總統黨內初選的複雜問題。實際上,昨日是星期三,這分別是國民黨召開中常會,及民進黨召開中常會(或中執會)的法定日期,藍綠兩黨都面臨總統參選人難產的問題。不過,藍綠兩黨都在昨日,幾乎是“步調一致”地作出延長總統黨內初選日程的決定,還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不過,就動機和效果而言,國民黨決定延長初選日程,是正面的事情,不但是有利於最後形成徵召韓國瑜出戰的共識,而且也可避免黨的分裂,更是將可提升國民黨勝選的機率——在總統大選方面,是韓國瑜將能“砌低”民進黨的任一選將,甚至是戰勝無黨籍的柯文哲;在立委選舉方面,國民黨有可能會獲得半數以上的議席,重新成為第一大黨,並牢牢掌握立法主導權。而民進黨再次延後黨內總統初選,將對缺乏行政資源的賴清德極為不利,可能會拖疲甚至是拖垮賴清德,並催發黨內矛盾,儘管民進黨有著即使是在初選過程中廝殺得見骨見血,而一旦初選確定參選提名人,就必定會修補傷口,和好如初,槍口一致對外的傳統,但由於賴清德的性格特強,倘又恰逢民進黨敗選,民進黨的大分裂就將不可避免。
實際上,國民黨的情勢較為單純。吳敦義似乎是已經想通想透,在昨日的國民黨中常會上正式宣佈不參加總統黨內初選,並決定不執行原規劃於昨日在中常會上通過總統提名作業要點與時程的計畫,等待韓國瑜訪美結束,再進行協調,力拱韓國瑜參選,再在本月二十四日向中常會提報總統提名作業要點與時程。雖然是有所延後,但並不影響原定的五月領表、連署、登記,六月辦理初選,七月召開全代會的初選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