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城鄉關係、構建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關乎鄉村振興和國家現代化的質量。 |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在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並在其後召開的201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將“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置於鄉村振興戰略七條道路之首。《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進一步明確要“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重塑城鄉關係、構建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關乎鄉村振興和國家現代化的質量。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張海鵬文章表示,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複雜形勢下,依然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充分體現出“三農”的壓艙石作用。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性一年,中央布置了一系列“硬”任務以保障各項目標的順利完成,而這些任務也大都與城鄉融合發展密切相關。其中“扎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非常值得關注。
近年來,中國的城鄉關係調整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包括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提高,城鄉居民在醫療保障、義務教育以及基本養老保險方面均實現了制度全覆蓋;2005年以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顯著改善了村莊面貌,使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提高。但是,距離融合發展尚有巨大差距。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差距依然較大,教育發展不均衡和衛生發展不均衡的短板效應明顯;鄉村建設依然落後於城鎮建設的發展速度,鄉村與城鎮之間鴻溝繼續擴大。無論是村莊布局、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硬環境,還是鄉村文化保護和傳承、村莊治理等軟環境,鄉村在這些方面均存在相當大的改善空間,而且在部分地區表現得尤為尖銳。在未來的發展中,這些影響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必須要逐一破解,才能推動城鄉關係不斷走向融合。
文章指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一個艱巨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經過較長的歷史時期,因此,必須堅持分階段、分步驟穩步推進的思路,但是對於一些基礎性、緊迫性比較強的內容必須要放到更加優先的位置,要重點部署、早日推進。從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來看,明顯體現出優先推進城鄉發展中需要一樣化的內容,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重點突破的特征。
當前,中國整體上已經具備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條件,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卻以反對“城鄉一樣化”的名義,反對或者延緩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或者是降低城鄉融合發展的標準。事實上,城鄉發展中很多一樣化的內容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只有這些內容實現了一樣化才能真正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因此,要優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的城鄉一樣化問題,實現重點突破。
一個需要優先突破領域是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就業是保障個人基本生存、基本尊嚴和基本健康的社會條件,可以說,享受政府提供的這些公共服務是人的基本權利,既然是基本權利就不應該存在差別。雖然經過近些年的發展,農村居民在享受這些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很多在制度上已經實現了並軌,但是遠沒有實現一樣化。因此,要全面提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任務是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畫,加強農村兒童健康改善和早期教育、學前教育。加快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畫。建立健全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步整合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另一個需要優先突破的領域就是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推開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確保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階段性明顯改善。關鍵是要建立起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中央和地方要有明確的投資比例,地方政府要發揮主體作用。同時,創新資金使用方式,允許縣級按規定統籌整合相關資金,集中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此同時,要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等有機結合,通過產業發展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資金。此外,還要補齊村莊基礎設施的短板。重點是加快解決農村“吃水難”和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條件的地區向自然村延伸,並加強村內道路建設。健全村莊基礎設施建管長效機制,明確各方管護責任,鼓勵地方將管護費用納入財政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