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綠色灣區需更多“濱海灣探索”
http://www.CRNTT.tw   2019-03-27 08:58:13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其中濃墨重彩的章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生態環境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突出短板。尤其在以“世界工廠”聞名遐邇的珠三角地區,40年來從“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工業模式起步,隨著製造業壯大,在生態環境方面已有太多欠賬。就如納入東莞濱海灣片區的“中國服裝之都”虎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重鎮”長安等鎮,多年來在為國家創造了“金山銀山”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像塞古湧這樣的“龍須溝”。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鄭楊述評文章表示,濱海灣新區短短一年多時間所發生的巨變,為我們增強了早日還清生態欠賬、建成宜居宜業宜游國際一流灣區的信心,更為其他地方建設“美麗灣區”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在調研採訪中發現,濱海灣新區的許多經驗做法,其實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生態文明建設方針高度吻合,能夠帶來多方面的啟示。

  文章分析,搞生態就必須要花大錢嗎?濱海灣新區用實踐告訴我們:並非如此。漫步交椅灣啟動區的濕地公園,雖不見名貴花木,卻隨處可見打造高品質生態景觀的匠心及節約資金、資源的苦心:盛放的格桑花花籽,是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孫世宏從自己當年的援藏地西藏林芝托人帶來的;濱海步道旁如曲水流觴般的溪流景觀,是新區幹部就地取材在海邊撿拾生蚝殼鋪於溪底打造的。新區幹部還經常利用工作餘暇到濕地種番薯、撿垃圾,數月間便實現了啟動區綠化全覆蓋……

  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實現生態修復?濱海灣新區依托原有的生態本底、因地制宜恢復生物多樣性的做法可謂一條捷徑。在寸土寸金的新區,大面積規劃濱海生態廊道和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農業公園,用原有的“山海河林田草”資源構建起“一廊三綠心”的生態格局;在濱海濕地上種植莞香樹、莞草等本地特色植物,培育起由紅樹林、蘆葦、蘭花草等多樣性植物構成的沿海生態屏障……一系列措施,迅速提升了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又黑又臭的塞古湧,經清理後栽上紅樹林、莞草,3個多月間便實現了水質轉好,魚鳥回歸。

  生態建設的成敗,歸根結底還是取決於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看清了這一點,濱海灣新區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算大賬、算長遠賬,一方面從源頭開始構建綠色產業體系,OPPO智能製造中心、紫光芯雲產業城、平安威遠島智慧城……一系列高端製造業和新興服務業項目,為未來產業實現綠色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在城市規劃中注重森林綠道、濱海濕地步道等公共慢行系統建設,著力培養人們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文章最後說,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不會再走多年前竭澤而漁的老路。我們期待著大灣區各地在綠色發展方式上進行更多有益探索,讓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早日建成。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