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設新型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加速國企創新發展
http://www.CRNTT.tw   2019-03-26 09:14:23
 
  第五條路徑:“互聯網+”新技術應用加速生態轉型。

  互聯網是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動力,也是推動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製造的重要載體。“互聯網+”戰略不僅僅是新興產業和新創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更是傳統企業尤其是國有經濟從粗放型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重要路徑。而人工智能、大數據、納米科技、邊緣計算、生物科技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挑戰傳統業務模式和市場格局的同時,也為國有經濟轉型提供了新的技術機遇。“互聯網+”新技術的應用,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依托,將充分釋放國有企業的規模優勢,將資源優勢、人力資本存量優勢轉化為網絡協同優勢和生態擴張優勢,加速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平台化、生態化轉型,進而整合行業、區域創新資源,賦能產業升級和區域高質量發展。

  以徐工集團為例,成立於1989年的徐工集團,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國有工廠,跨越式發展成為連續29年保持工程機械行業中國第一,並躋身世界前十的世界級製造業企業,其創新發展的亮點就是“互聯網+”新技術應用的模式。徐工集團的信息化提升和“互聯網+”應用在業內起步較早,徐工通過服務雲、管理雲、信息雲的“三雲協同”打造的“信息化引擎”,有效支撐了集團技術知識體系和管理知識體系的建設和融合發展。自2014年起,徐工信息化團隊升級成立徐工信息公司,將徐工集團的製造技術、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經驗以及物聯網探索經驗整合,搭建Xrea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為道路機械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平台,標誌著徐工集團正式從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階段,向產業躍升和工業互聯網平台升級。徐工信息在智能產品、智能服務和全生命周期等多種場景的探索和應用,將進一步助推智能製造和行業創新生態的快速發展。

  第六條路徑:開放與整合併進升級全球創新影響力。

  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持續發展,必然要抓住全球化的機遇,既要通過開放,推動中國產品、技術和服務“走出去”,更要進一步整合全球創新資源為我所用,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創新資源配置,構築跨區域和跨國協同的優勢,加快中國品牌和中國管理思想“走出去”。國有企業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力量,通過開放與整合併進升級全球創新影響力,既有助於培育企業冠軍產品、尋求新的增長點,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也能有效配合“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多邊合作,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中外合作共贏。

  與深圳特區同齡的中集集團,是開放與整合併進升級全球創新影響力這一路徑的典型代表。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二家中歐合資企業,與生俱來的開放基因,加上30多年的全球化開放——整合探索,助力中集集團自1980年成立以來快速發展壯大,成為在全球擁有超過20項明星產品、在20多個細分設備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的企業。“貼近客戶,全球運營,地方智慧”的商業智慧也貫穿在中集集團走向全球的全過程。中集集團這一全球創新生態體系中,有分布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7家研發中心以及120多家製造基地,以及300多家成員企業,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實體企業40多家,海外員工超過6000名,在車輛、能化、空港等主營業務領域實現60%海外銷售、40%海外製造,更取得了以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藍鯨一號”為代表的世界級創新突破。

  中集集團的探索表明,以開放和併購進入新區域和新業務領域,獲取新市場和新技術,以自身科研能力和管理變革整合全球資源,形成從研發到產業化的雙輪驅動模式,加速科技創新整合能力和全球影響力,是中國國有企業國際化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

  通過開放協同加快完善國家創新體系

  文章指出,進入對外開放新階段,面對更加激烈的國內外競爭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衝擊與挑戰,必須調整發展戰略,從摸著石頭過河,邁向基於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和頂層設計的整合模式,加速國有企業創新發展。對此,需要依托整合式創新和創新生態系統等國家和企業發展的新理論,通過開放協同加快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提升創新生態系統的整體效能,優化科技創新資源的配置,提高科技投入的產出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顛覆性技術應用。

  在加速國企創新發展的具體路徑方面,首要選擇是通過國家戰略和制度創新引領重大攻關,鼓勵國有企業開展基於科學的創新轉型,在重要領域堅持高密度研發實現自主可控,借助產學研用融合提升集群協同,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應用加速生態轉型,並兼顧開放與整合升級全球創新影響力。

  展望未來,針對國有企業創新發展,需要扎根中國社會治理的基本制度邏輯,整合國企創新發展的經濟邏輯和技術邏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管理哲學相融合,賦能國有企業可持續創新。具體實踐中,需要將新技術應用與商業模式創新相結合,充分平衡漸進性創新和顛覆式創新,兼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之路,通過提升國有企業的創新效率來提升生產效率,與民營企業相輔相成、高度協作,實現雙輪驅動經濟社會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加速國有企業創新發展,實現科技創新強國,戰略轉型是關鍵。科技創新戰略必須從跟隨到引領,立足戰略轉型,立足技術創新鏈的完整和核心能力的提升、立足核心技術的充分占有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掌控,從引進集成上升到自主原創,從簡單開放走向基於自主的整合。為持續推動重大核心技術突破,建議科學配置專注於提升整合創新能力的研究體系——成立高附加製造和整合創新戰略咨詢委員會,與由央企為主導建設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大科學中心形成“鐵三角”的支撐布局;科研院校和企業形成科技創新“雙引擎”,布局和共建一批顛覆性技術研究院,專注於戰略級、高風險和長周期的基礎性研究項目。瞄准戰略領域、新興交叉、前沿和薄弱學科以及重大問題,按比例保障基礎性科研經費投入,補“弱”增“強”,以戰略視野和頂層設計作為引領,形成面向核心技術創新和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政府-金融-中介-市場”整合式創新生態體系。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