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座城市前途幾何,都寫在政府的賣地賬本上
http://www.CRNTT.tw   2019-03-16 09:08:28
 
  再往前看,2014年杭州樓市率先降價,也是政府敢於讓房企降價,可見整個市場處於調控弱於市場的模式。

  土地出讓猛說明市場需求量大,也正是因為市場健康,因此在樓市普遍調控的年份,杭州反而需求量最大。

  因此,沒必要以土地財政依賴度為標準,去衡量或者過度解讀杭州的賣地情況。雖然賣地很凶,但完全沒有被房地產捆綁。

  相比之下,更值得關注的是,杭州為什麼要大量出讓土地?

  目前杭州處於花大錢的階段,不論是最近杭州的發展速度,還是幾個重大會議的舉辦,杭州都需要快速建設。

  基本上土地出讓的錢還是以某種程度上還給了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好,吸引大量人口到杭州,房價趨勢也是上漲的,本質上是一個正循環,

  也解釋了為什麼杭州公共預算收入提升比例較大。

  而杭州之所以能實現正向循環,其他有些城市很難,歸根到底是這個城市的底子不錯:

  1.

  居民的個人收入足夠高。

  2.

  阿里巴巴的存在幫助杭州構建了良好的商業秩序。最近一些新興的創新包括區塊鏈、物聯網都是杭州發起的。

   3.

  戶籍政策寬鬆。在沒有搶人大戰前,每年杭州的落戶比例都是所有城市中最高的,可以看出這個城市的魅力。

  3

  南京
  

  在《2018年全國40個大中城市出讓金同比漲跌幅前十》中,南京與深圳一樣,同步下降45%,降幅排名第二。
  
  奇怪的是,2018年慢悠悠賣地的南京,2019年正在轟轟烈烈搞大基建。

  開建6條地鐵、籌建人才安居房80萬平方米、籌集租賃房源100萬平方米……城建項目多達400個,政府大手筆出資836.5億元,據說是歷史最高。

  寫到這裡,小巴仿佛看到南京淡定地說:土地出讓金降低45%,但我照樣有錢花。

  那麼,南京一邊慢悠悠賣地,一邊大搞基建,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南京晴耕雨讀

  2016年—2017年賺得盆滿鉢滿

  2019年拿出800多億投資基建

  南京去年出讓金下降45%背後, 2016-2017年出讓了多幅高價地,這些高價地有小部分已經開發上市,但市場接受度不高,有一部分要求現房銷售,還沒有達到銷售條件。

  面對這樣的情況,政府在不少板塊調低了土地出讓底價,幾個被熱炒的板塊土地的樓面地價下滑了幾千元。

  由於不想看到熱點板塊遇冷,2018年南京出讓的土地大多以冷門住宅地塊和商辦等地塊為主,還包括了一些租賃住房用地。

  因此,2018年南京土地出讓金下滑是刻意為之,並不是因為市場不好。說白了就是2016—2017年賺得盆滿鉢滿,也不差錢。

  一般來說,政府都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賣地,房地產市場好時賣地收入也攀高;另一條腿是城市建設投資,房地產市場不好時就加大城建力度,讓賣地時的一些中長期規劃逐漸兌現。兩條腿都是為了保證GDP高速增長。

  所以,2019年南京的重點是城建投資。

  一句話概括,晴耕雨讀,是“城建——拆遷——徵地——賣地——繼續城建”的過程。

  但這樣的結果是住房壓力加大,人口增長緩慢,競爭優勢不明顯,省內的首位度不高。

  所以,2018—2019年,南京也在推進人才安居計畫,但新增人口還是低於杭州、武漢、長沙、西安等城市。

  2019年,二胎和搶人計畫會讓南京的新增人口有起色,但基本上會和2018年持平。

  樓市方面,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總基調不變,不會大漲。但融資成本下降以及地方政府在限價方面放鬆等,將刺激市場回暖,預計成交量會比2018年有所增長。

  4

  最後

  政府賣地這件事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座城市的發展邏輯。

  說它好也罷,壞也罷,但有個趨勢是明顯的,政府賣地正在逐漸過時。

  去年,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就曾說過:土地財政逐步走到了盡頭,很難再持續了。

  那未來呢?

  地產分析人士劉德科說:“等到大多數城市都有那麼幾分深圳的模樣,我們的土地財政才會真正退出歷史舞台。那時候,在前方等候我們的,會是房地產稅。

  當土地財政成為舊愛,房地產稅成為新歡時,說明我們的國家,又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那麼,下一個時代屬於房地產稅嗎?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來源:和訊網   作者:吳曉波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