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http://www.CRNTT.tw   2019-02-10 12:44:04
 

  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高達11公里,是地球能夠承載的建築物的極限,發動機底盤直徑30公里,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如何讓它在鏡頭上呈現從而被觀眾接受,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發動機模型我們做了幾百稿,為了找到更合理的力學結構去呈現它。最終選定了目前這個形態,發動機的電梯局部搭建了實景,但更多的部分是後期特效完成。”郭帆介紹。

  這是基於這種苛求品質的創作要求,影片的投資幾乎都花在製作上,演員片酬降了又降,打破了所有“工業化”“制度化”下的不合理或不可能,《流浪地球》整部影片一共有2003個視效鏡頭,最終電影75%的特效由國內特效團隊完成,德國和韓國特效團隊完成了25%。

  如果說特效製作更多的牽涉到技術創新,那麼視覺風格更多需要的則是文化創新。這種創新不是盲從西方美學的再提升,而是將中國觀眾的情感與審美作為首要前提。

  “影片的視覺系統需要植根於文化,不能將好萊塢成功的範例拿來套用,我們要找到中國人的情緒共鳴點。” 郭帆說。

  郭帆舉例說,為了讓科幻與本土觀眾的審美產生了一種內在聯繫,在影片中的很多道具和環境設置都借鑒了前蘇聯重工業的系統美學,甚至連鍵盤也採用了物理鍵盤,這讓整個影片有了更厚重的末日質感,影片色調則偏重青色和紅色,以增加年代感和親切感。

  《流浪地球》在劇情與對白中也加入大量觀眾熟悉的元素,例如未來地下城中,我們依然能看到熟悉的“王府井”地標。在郭帆看來,這是與觀眾所處的現實進行連接的需要,這些元素的植入能夠讓觀眾產生更多的共鳴。雖然科幻給人的刻板印象是冰冷的、科技感的、未來式的,但事實上,無論是任何題材,都應該跟我們的現實生活發生更加親密的聯繫。

  科幻電影的發展與國家的經濟繁榮、科學進步關聯緊密,加上整個中國電影產業的長足進步,我們才能製作出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商業大片。

  在有限預算下,通過群策群力,實現超極限的拍攝質量,《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導演郭帆在影片上映前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坦誠:“我的要求並不高,只希望不賠錢。只要不賠錢,我和這個團隊就能繼續往後做,這樣就能夠給中國科幻電影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也會讓更多導演去嘗試科幻片,從而不斷完善中國的電影工業。”

  (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