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體檢結果“張冠李戴”,工作人員冒名頂替,體檢信息洩露後遭保健品廣告轟炸……近期體檢行業亂象被頻頻曝光,這些亂象不僅讓人們對體檢結果的有效性心存疑慮,同時對體檢行業的可信度也打上了問號。這給整個行業發展都敲響了警鐘,必須剔除阻礙體檢行業健康發展的“爛白菜”。
體檢是守護全民健康的一道前置關口。定期體檢有利於早發現潛在的致病因子、早期病灶或功能異常等情況,從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的日益重視,通過體檢防範疾病於未然,成為很多人關注自身健康的主動選擇和重要參考。近年來,我國體檢市場發展迅速,據測算,2017年我國健康管理(體檢)量約為5億人次。
隨著體檢市場“火山噴發式”的迅猛發展,部分機構管理混亂、職業操守缺失、盲目逐利等問題也隨之產生。同時,行業監管制度的籠子沒有扎緊,仍有縫隙和死角,也給體檢亂象滋生提供了土壤。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醫學生誓言中的第一句話,這句話同樣適用於體檢行業。不論是基於對用戶健康負責,還是出於行業長遠良性發展考慮,體檢行業首先必須是一個“良心活”,絕不能視公眾健康如兒戲,在體檢任何一個環節上耍貓膩,讓體檢質量打折扣。
體檢行業關乎公眾健康,應該大力發展。同時,監管和規範也必須及時跟上。體檢機構應加強管理,按照規定聘用具有執業資格的人員從事相關崗位,各項檢查行為符合規範。行業要加強自律、自淨,對服務質量低下、濫竽充數的體檢機構及時說不。同時,相關部門應盡快出台完善管理辦法,加強發揮第三方監督作用,採取有效手段剔除“爛白菜”,讓體檢行業更好地服務於公眾健康。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