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亭宇。(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2日電(記者 鄭羿菲)中國文化大學1日舉辦“2018青春的一百種故事”兩岸學生交流活動成果展,參與貴州傳統工藝工作坊的台灣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學生盧亭宇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貴州苗寨與台灣原住民文化相似,台灣較商業化,反觀苗寨演出都是家家戶戶國高中生在下午演出,把觀光跟生活結合在一起,既不破壞原始風貌,又能推廣觀光特色。
中國文化大學1日舉辦“2018青春的一百種故事”兩岸學生交流活動成果展,展出由文化大學老師帶領來自台灣各高校的96位大學生前往大陸交流點滴,2018年有5個交流營,包括雲南茶馬古道攝影紀行體驗營、貴州傳統工藝工作坊、四川大貓熊保育實習體驗營、甘肅敦煌藝術交流營,及兩岸青年體育交流研討會暨北京冬奧體驗營等。
盧亭宇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這是她第二次參加交流團,她覺得參加交流團可以有機會到對岸看看,是很棒的事,因為平常只能透過網路、文章、雜誌,才能了解對岸的一些文化、人文,但透過營隊就能親自體驗,她3年前去過四川,而這次到貴州,可以看到當地的科技、街景、市容等都維持得非常好,是很令人佩服的事情。
盧亭宇話鋒一轉說,貴州苗寨文化其實很像台灣的原住民文化,但台灣原住民文化比較開發成商業觀光模式,且全台都買得到原住民文物,但是大陸苗寨就真的很傳統,傳統文化表演都是寨子裡家家戶戶的國高中生一起出表演,整個村子把觀光建立起來,讓觀光跟生活結合在一起,既不會破壞文化、原始風貌,又可以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