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論台灣地區青年的“忙、盲、茫”與“斜杠人生”現象
http://www.CRNTT.tw   2018-12-19 00:17:41
 
  很多人都應該聽過這個故事,也有很多人聽了這故事之後, 認為苦苦賺錢的人都是傻子。但他們忽略了這個寓言中對於金錢的嚴重偏見。表面上,富翁和漁夫都是在海邊悠閒過活。但這種悠閒對於富翁來說衹是一個選擇。他可以在小漁村度假,可以到瑞士賞雪,可以到日本泡溫泉,也可以去埃及參觀古跡。兩人之間差異在於:富翁有“選擇”的權利,這使他的人生擁有更多的可能性{12}。

  從這故事中,我們也瞭解到富翁擁有的財務自由重點不在“財富”, 而在於“自由”。囧星人為財務自由做出解釋{13}:

  財富自由的核心其實是“自由”,追求財務自由的目標不是為了財富最大化而是為了將財富的“約束力”降到最低。……從今以後,你擁有了“拒絕”的自由,你不需要再為了錢去做自己不喜歡、不願意做的事{14}。

  但是在台灣, 人們普遍將斜杠理解成兼職, 以求通過“斜杠”加薪, 當然生活越來越忙碌。這已經脫離了瑪西·阿爾伯(Marci Alboher)提出的斜杠生活的“選擇”與“自由”概念的原意。試想:有一份主要收入的台灣青年還要靠斜杠的方式兼職,就說明他的主要收入不高,要通過壓縮休息時間,外出兼職來補貼家用。這與原本斜杠青年擁抱多元人生的“選擇”與“自由”相去甚遠。

  台灣青年誤把斜杠當成兼職並不是最差的情況, 最差的是許多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如勞保健,類似內地的五險一金),降低人事費用,不願招聘專職員工,轉而招聘兼職或派遣工。很多青年無法找到專職工作, 最後衹能成為“非典型就業”工作者。“非典型就業者”類似於日本的“飛特族”(Freeters),即非公司正式員工,沒有正式的長期合同,隨時承擔著失去工作的壓力{15}。根據王國欽指出:“非典型工作,指的是部分工時、定期契約與派遣工作者。”在2015年, 台灣的非典型就業人數達到78.1萬人,占全體就業人數7%,創歷年最高{16}。這些人要面對退休沒保障,沒有勞工保險、全民健康健保等壓力。

  無論台灣青年是否找到專職工作, 他們都面臨低薪與高壓的雙重壓力, 許多人便進而選擇擁抱“小確幸”—這種短暫、虛幻、微小的自我滿足症是第二種無奈的現象:盲目地追求“小確幸”。

  (二) 盲目:擁抱小確幸

  “小確幸”一詞源自於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蘭格漢斯島的午後》書中第19篇, 村上春樹將“小確幸”定義為:“人生中小而確切的幸福{17}。”許多台灣青年因為不穩定的經濟條件而不敢追求夢想。精神上的夢想無法滿足, 年輕人進而選擇用少許金錢買一些療愈的小物品, 滿足心中微小的幸福感, 使自己沉浸在幸福的幻覺中。根據邱子瑉(2016)解釋:“小確幸”點出台灣同胞的焦慮,“小”這個字說明了台灣青年因為對社會的無力感, 衹能依靠“小確幸”自身的物化遮蔽,甚至合理化“小”與“幸福”間的關係{18}。若仔細觀察台灣的現況就會發現, 許多台灣青年沒什麼夢想, 卻盲目跟風。如時下很多年輕人的理想職業就是開咖啡店、開夾娃娃機店、賣手工製作的小物品。對此現象,邱子瑉批評道:“小確幸‘內縮’了台灣人向外發展的企圖心。不可否認,小確幸的‘小’實為一把雙面刃{19}。”他也提出反思:小確幸實質上反映了社會的匱乏。為什麼台灣的環境無法給我們“大確幸”?為什麼我們一般人衹配擁有小確幸?{20}

  邱子瑉認為,小確幸代表著享樂主義, 因為看不到希望,不如活在當下,盡情揮霍。因為無法面對沉重的經濟與社會壓力,所以“縮”在家裡;因為無法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縮”在片刻的歡愉當中;因為得不到大幸福,所以“縮”在小幸福裡。小確幸正是“下層社會”最好的寫照。在台灣,小確幸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狂歡式的購物”,這種對吉祥物的朝聖及對某種生活風格的追求,實則在鼓吹人們不斷消費——似乎衹要去消費,或衹能通過消費, 才能獲得那小而確定的幸福,獲得瞬間沸騰下的幸福感{21}”。比如有的年輕人覺得既然買不起房子, 就買了部iphone手機來讓自己獲得幸福與優越感,因此小確幸獲得集體式的膜拜。這種盲目跟風現象嚴格來說可歸咎為三個原因:經濟的萎靡、精神的匱乏及個人擁有的有限權利。值得注意的是, 小確幸不僅使年輕世代追求狂歡式的消費, 也令他們迷失自我。因為當人們看不到希望、對未來感到茫然、沒有任何追逐的目標, 衹能盡情活在當下(carpe diem)。

  (三) 茫然:看不到未來

  2017年, 由《聯合報》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台灣2017年代表字大選公佈後,在總票數90990票中,“茫”字獲得1萬2445票得冠{22}。根據台灣地區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台灣就業通網及客服中心所做的《2017新鮮人職場焦慮感大調查{23}》, 共計回收有效樣本數1,085份,在95%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5%。另外,為避免數據分析時造成推論的偏差,本研究分別以“區域別”與“性別”采分層隨記抽樣,並對回收樣本與母體結構進行卡方適合度檢定,以確保樣本與母體的結構一致。調查結果顯示,追問354位對未來感到焦慮的受訪者,感到焦慮的原因中認為“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的比例最高,占56.78%,其次為“擔心能力不足以應付工作所需”占50.28%,再次之為“擔心主管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及“擔心自己技不如人”,各占23.73%。詳如下圖。

  (見圖)

  無獨有偶,2018年國泰人壽與城市浪人協會公佈《2018青年求職焦慮調查》,結果指出青年認為“在學校所學,讓自己對於未來職業生涯更為焦慮”者高達七成,而有超過九成的青年對未來職業選擇感到茫然……該調查發現,96.4%的青年害怕作出職業選擇,65.3%不確定自己應選擇何種職業,31.1%認為自己對未來毫無方向感”。{24}

  面對全球化與高科技的浪潮, 許多企業已經採用機器人取代人力。相比之下勞動者的薪資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面對通貨膨脹與越來越高的房價, 一般勞動者根本就存不了銀子、養不起孩子、供不起房子。本文歸納了幾個使台灣青年感到迷惘的常見原因:

  ①學歷貶值:學歷不再是找到高薪或好職稱的保證。

  ②薪資漲幅低於物價:加薪的金額仍無法追趕上物價上漲。

  ③房價攀升:年輕人的薪資無法負擔房屋貸款, 衹能繼續租房。

  ④缺乏在職專業培訓:公司為了節省成本, 不願花錢給員工進行專業培訓。

  ⑤夾縫中的三明治族:青壯年已婚人士要照顧年邁的雙親與年幼的兒女。

  ⑥畢業即負債:許多台灣學生貸款讀大學與研究生。

  ⑦畢業即失業:所學的專業與市場需求不符合。

  ⑧大學排名退步:如台灣大學的排名已不在全球前五十。

  ⑨學非所用:畢業生面臨在學校所學的專業不符合社會潮流趨勢。

  ⑩產業外移:許多台灣廠商前往勞動成本更低廉的地區。

  ⑪產業轉型:傳統產業無法跟上現代趨勢,導致技術落後,產品老舊。

  ⑫產業過於側重服務業:服務業並高端科技與高的技術門檻, 容易被淘汰。

  ⑬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s):許多人沒有設定學習目標,出國用勞力賺錢。

  然而,與其一味地指責台灣青年,教育工作者不如反思一下,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否也要為青年們的迷惘與茫然負起責任。知名腦神經教授洪蘭就提到:“目前的教育體制並沒有留給孩子思考空間。”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沒有經過思考的東西很容易忘記,但是目前的教育體制並沒有留給孩子思考空間{2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