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的心理需求劃分為不同層次,一個社會的需求同樣也有不同層次。任何一個現代國家有三項基本目標必須優先保證,這是三項決不可忽視的普世價值:外部不受侵犯,國家安全有保障;社會內部穩定和諧;人民溫飽,無生存的後顧之憂。若這三項普世價值無法實現,那其他的任何價值肯定落空。衹有這三項價值逐步實現,才有可能傾心追求另一些更高等級、更高層次的目標。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在安全、穩定、溫飽、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得到全球公認,當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相比。社會學家認為這些豐碩成果的取得,主要是40年來中國大陸的經濟一直保持相當可觀的發展速率。對於中國大陸經濟為何能持續增長,外界可說是眾說紛紜,從而無法得出統一答案。其實要解答這個問題也不難,事實上中國大陸的經濟奇跡都是在現行體制下創造的,說得再明白一點,現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是確保中國大陸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制度載體。
放眼世界,採用其他制度載體,條件比中國好的國家的表現,都不如中國大陸。再換一個角度,在同等條件下,中國大陸現行的社會體制,與當今熱門的西方國家民主制度相比,對解決安全、溫飽、發展等複雜問題,有著全黨高度智慧、全民共同努力、集中力量可辦大事的優勢,有著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加成效應,可少走彎路,少付學費,大大減少時間、人力成本,使得本國人民有著滿滿獲得感、幸福感。
針對兩岸“制度之爭”,前不久國台辦提出的標準是“能夠讓民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能夠給民眾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多年以來,台灣在追求民主化的道路上,一直有個想當然的認知:民主政治具有不容挑戰的優越性與正當性。但這樣的理所當然,就今日具體實踐的結果來看,並沒有那麼輕鬆、順暢。相較於大陸政治體制所展現的高效率,台灣所謂民主制度的無效率,早已拖慢乃至於拖垮了島內經濟的發展。無論哪個政黨執政,經濟停滯不前,甚至下滑,拿什麼來改善、提升民眾生活?對此近日台灣民意基金會的一項民調很能說明問題,台灣成年人有49%對大陸有好感,比去年增加4.4%,好感比例首次高於反感。
201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了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述為: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此核心價值觀包容了普世價值中的民主、自由、人權、法治,並更為全面、系統、深化。改革開放40年來,大陸在核心價值觀方面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當然仍需繼續努力,砥礪前行。
三、兩岸人才之爭大相徑庭
現代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當然更離不開青年人才。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2014年3月,台灣突然爆發的“太陽花學運”,從表面看似乎是傾向台獨的島內青年,對兩岸經貿往來、經濟合作的一種抵制,乃至反抗,其實質是由民進黨背後策劃、縱容、指揮其青年近衛軍,全力封殺兩岸交流,力圖阻斷大陸對台灣的感召力與影響力。
可現實的發展恰恰與台獨勢力的夢想相反。歷經4年多的風雲變幻,“大陸熱”在島內不但沒有消沉,反而越來越熱。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台灣青年赴大陸求學人數猛增。僅以台灣最有名的建國中學、師大附中、北一女中等為例,以往報考大陸名校的衹有區區幾十名,今年報考人數突增3-4倍。2月28日大陸頒佈史上最接地氣的惠台31條措施後,連不少“太陽花學運”積極參與者,也四處申請到大陸高校讀研讀博。二是台灣青年赴大陸工作的人數猛增。2017年年底《聯合報》的民調顯示,30歲以下的島內年輕人西進大陸意願由2016年的30%,增加為53%;而今年3月《遠見》雜誌的民調披露,18至29歲的青年願到大陸發展的比例更是高達59.6%。
1、台青西進大陸的基本因素
青年歷來是社會所有群體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闖勁,最希望改變自身地位的人群。台灣青年西進大陸有多重因素,但基本因素主要體現在:一是民進黨當局始終堅持“去中國化”政治立場,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不會好,這是島內青年最大共識。這些年大陸經濟穩定增長,比歐美等地區亮麗。二是台灣陷於兩黨政治惡鬥,社會撕裂,經濟停滯,留在島內機會少,前途無望。三是大陸市場大,發展快,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常會冒出許多頗有潛力的機遇。四是今年以來大陸惠台措施越來越多,給台灣青年創造了更多機會,磁吸效應遞增。五是先幾年登陸台青扎根大陸,業績可嘉,現身說法激勵欲西進者躍躍欲試。六是台灣當局爭奪本島青年措施無力,仍將大陸優惠舉措歸屬於以往的“統戰陰謀”等政治說教,令台青生厭、抵觸。
2、加乘效應使量變蛻化為質變
在兩岸人才之爭中,台灣當局的所作所為最敗筆的至少有兩點:
(一)在現今世界除極個別國家外,絕大多數國家與地區將中國視為世界市場,不可或缺。而出於“仇中”“反中”的政治目的,民進黨卻將中國大陸列為最大“敵手”。上台執政2年多,竟使兩岸關係急劇倒退。而這2年多大陸綜合實力加快崛起。
(二)今年大陸的惠台31條,以及隨後大陸各地自定的各種優惠舉措,除了延續以往的政策外,有許多是針對島內民眾個人量身定制的創舉,涵蓋金融、文化、教育等領域,很得台灣民心。賴清德卻將此視為大陸想併吞台灣,叫喊不能被欺負著玩,並提出“壯大台灣”8條政策予以反制。島內高達近七成民眾認為這根本無法阻擋台灣人才或資本流向大陸。
兩岸相比,一方面大陸在不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穩中向好,對台灣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卻聯合美日反華勢力,加快“去中國化”步伐。復蘇無望的台灣經濟,使得島內社會陷入中產階級與貧窮階級聯合對抗政治權貴的泥淖。
如此兩相對照,大陸的加乘效應必然持續發酵,便使得人才爭奪越趨激烈。日積月纍的量變勢必逐漸蛻化為不可抗拒的質變。其結果正如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所做的人力資源預測:到2021年,台灣人才缺口將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地區,為負一點五。
四、展望與思考
綜上所述,兩岸制度之爭與人才之爭是長期、持續,有時是很激烈的,正朝著對大陸有利方向發展而不可逆轉。
大陸主動提出制度之爭是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的表現。一個制度僅靠美好的理論和價值觀是無法生存的。它必須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能夠解決面臨的問題。兩項之爭的結局,蔡英文總統的命運難保不會是阿扁的翻版:執政末期人人共憤,並在全台灣的唾棄聲中黯然離開。但有所不同的是,一起被唾棄的還有可能是台灣的制度。雖然台灣心理上仍以自己是西方民主制度而自視甚高,但兩岸制度對比的平衡早已開始向大陸傾斜。通過“國民黨、民進黨、共產黨誰更愛台灣”的比賽,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慢慢覺醒,大陸的發展進步,對台灣來說是機遇,不是挑戰,更不是威脅,進而能夠跟大陸同胞一道,共同去推進兩岸的交流合作和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如今大陸提出了制度競爭,也顯示出兩岸交往逐漸進入了“深水區”。畢竟,兩岸融合不能永遠停留在“衹經不政”或者“重經輕政”的淺階段。既然大陸追求的是“心靈契合”的高品質統一,那麼讓台灣民眾理解大陸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社會制度,也是重要的一環。如果離開了實實在在的“乾貨”,空喊什麼“愛台灣”,或者標榜所謂的普世價值,根本是無濟於事的,即便能騙得過一時,也不可能長久。
總而言之,制度的正確與否,無需嘴炮、口仗,也無需過多的筆墨去描述、爭辯,衹需用真實的經濟數據和人民的切身感受,即可佐證、印實。人才之爭,僅靠優惠措施還不夠。人才流向是經濟狀況的晴雨錶、風向標。若經濟持續向好,並配置積極的引才政策,自然表現為正流入;反之,則必然是負流出。而人才之爭的歷程,有必要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實例,不斷地加以講述、宣導與傳播。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10月號,總第25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