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一些電影明明質量平平,票房卻動輒十幾億。一些電視劇並未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點擊量卻超出全國人口總和。影視圈,為何總讓公眾大呼看不懂?其實,這可能是造假惹的禍。
近日,電視劇《娘道》導演郭靖宇在微博上爆料,聲稱曾被某衛視總監要挾購買收視率,否則作品就無法播出。這總監給的價碼也令人咋舌——每集90萬,而該衛視購買《娘道》的價格是130萬一集。也就是說,導演必須先出七成保護費,才能讓自己的作品順利播出。
這還不算,根據郭靖宇的說法,這總監背後還有一位能操控收視率的“大神”。這“大神”神通廣大到了何種地步?他不無得意地對郭靖宇表示,曾經公開反對購買收視率的尤小剛導演,就曾慘遭他的戲弄——直接讓尤小剛作品的收視率跌到0.2。聽聞此言,直冒冷汗的想必不止是郭靖宇導演,還有屏幕前的廣大觀眾。怎麼,平日裡播放的都是假電視劇?
乍看之下,上述亂象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細細想來,又不難理解。目前,各大衛視每年的廣告額都與收視率掛鈎。每提高一分收視率,就能多一分廣告收入,何樂而不為?如此,廣告收入的金額,才能年複一年水漲船高。說到底,經濟利益的誘惑是催生購買收視率現象的主因。
可問題是,修改收視率為何這般輕鬆?按理說,統計收視率應由權威的第三方機構完成,如此,方可保證數據的權威性。地方衛視既擁有電視劇的播出權,又能和所謂“大神”狼狽為奸,隨意修改收視率,這就好比將球場上裁判和球員的角色合二為一。試問,這樣的比賽,還有多少公平、公正可言?相關部門若不能及時進行監管,真不知那位“大神”還將囂張多久。
最無辜的無疑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收視率越高,說明該劇也越受老百姓的歡迎,這本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可現在,擺在觀眾眼前的一切數字,都有可能只是某“大神”手中的玩物,這讓廣大觀眾如何抉擇?“大神”究竟是何方神聖,被愚弄的觀眾、被要挾的導演都有權得到明確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