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陸近年的轉向與台灣“原住民”
2014年台灣發生了“太陽花學運”,緊接著香港也爆發“占中運動”,大陸針對兩地的社會運動,進行了全盤性的檢討與反思。由於上述兩者皆是以青年族群為主軸的政治運動,十九大後大陸對台灣青年工作進行更有突出性的策略,包括228出台的“31條”等一系列的惠台措施,在此不一一贅述,然而包含體驗式交流、學習、實習、就業、創業與生活型態的全面性佈署,使得兩岸交流的主軸聚焦在青年族群身上。
新生代的青年被稱為“千禧世代”,早在2001年美國學者Marc Prensky就從傳播學的角度,將現代社會的人們區分為“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s)與“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兩者的世代差異顯而易見在於使用網絡的慣性與方式:以“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s)來說,九零後世代由於從小浸染在網絡世界的洗禮,多元、即時、去中心化等特性早已深植其傳播工具使用模式,尤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讓他們習慣通過各種資訊的辯證與分析,進而認識世界發展的脈絡。相比“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s)而言,“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s)由於從小生長的環境局限,在全球網絡普及化後才開始使用網絡傳播媒介,因此單向運用傳播工具的特徵具有習慣性與建構性,意即容易藉由單一媒介與其信息來建構自身的認知,或者透過自身認同與體驗的方式來確認信息的認識,因此在使用網絡媒介上往往擺脫不了傳統思維,僅是將網絡當成另一種單向或慣性依賴的傳播工具,這點無疑造就了世代差異性,更導致了思考模式與世界認知的落差性。⑪
實際上,近幾年“數位原民”的世代特徵極為不利於傳統政治宣傳,由於網絡傳播時代具有的去中心化基底,無論是台灣選舉或者社會運動都越來越有數位原民的影子參與,從2010年中東“阿拉伯之春”熱潮出現就可或多或少看到網絡新媒體促成,同時移動裝置的興起也讓特定議題能夠在短時間內促成數位原民的政治動員。例如幾年前的洪仲丘案高達數十萬人走上街頭,以及2014年網絡動員的政治運動“太陽花學運”,種種新興媒體的力量都讓大陸早前的對台政策難以著力。
網絡上的政治參與是青年世代的表徵,同時熱衷政治參與已經逐步影響現實政治,有學者就將網絡上的政治參與分成四種樣態,依照現實政治層面的影響以及實質力道,共分成:數位政黨活動、數位議題行動、數位新聞傳播與數位言論發表。⑫第一種數位政黨活動,顯而易見是傳統政治活動的數位化,例如請願或連署等等全部移轉到網絡載具。數位議題行動,則是針對特定議題來進行有效動員行動,前述洪仲丘案即是著名案例。數位新聞傳播,則是通過訊息的整理與傳播,舉凡“太陽花學運”期間各式各樣的懶人包,如同碎片資訊散落一地卻能一目了然。至於數位言論發表,則是尋常部落格或社交媒體上的政治性言論,這四種樣態數位原民無可諱言極為熟悉,傳播廣度與深度也會因為意見領袖的影響力,或者議題本身的黏著性與穿透性等等而有不同的展現,然而這四種網絡政治參與或可分別構建現實政治,或可一脈相傳緊密相連,“太陽花學運”所謂的網軍效應與鄉民響應,即是清晰的現實例證。
“數位原民”的思維慣性與行為特徵誠然與上個世代以前截然不同,無論海峽兩岸的“數位移民”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伴隨台灣選舉逐漸網絡化甚至產生邊緣效應的危機。當然大陸根據兩岸情勢的變化始終尋找著力點來力求突破,2014年喊出的“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階層、中南部民眾與青年)、2017年強調“一代一線”(青年一代、基層一線),即是注意到青年力量的反轉,甚至到日後的“體驗式交流”與加大力度進行台青同等待遇都可見其軌跡。然而如同上述所言,“數位移民”的局限性在於單向思考與一成不變,中心化、一元性與保守主義的教條容易讓形式主義滋長,形成政經分離的認知不協調性加劇,意即參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紅利,政治認同卻更趨偏向分離主義的危險。
三、兩岸青年交流的融合發展
歷經了六十餘年的海峽分治至今,兩岸誠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歷史記憶和政治認知,再如現代的台灣青年學子,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李登輝、阿扁主政時期“去中國化”的意識形態教育和社會氛圍塑造,疏離了大陸乃是必然的結果,身分認同上無分台灣島內的藍綠媒體都顯示,年紀越輕的受眾族群認為“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例越來越高,“台灣意識”業已根深蒂固,並相當程度對中國意識產生異化作用,非一朝一夕所能潛移默化,拉近距離的必要性、手段性與開創性將是未來值得思索的方向。
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兩岸必須要持續推動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台灣同胞尤其是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便利性,顯示大陸政府部門開始轉向注意台灣青年赴陸面臨的客觀性困境。台灣《中時電子報》認為“兩岸青年交流仍存在著極大改善空間”則代表每年舉辦為數眾多的交流營隊,絕大部分仍屬蜻蜓點水、走馬看花的形式,尤其多以旅遊參訪為主要內容,或者觀察大陸硬體建設的迅速成長。而每年實際上赴陸交流的台灣學生則僅有1萬人次左右,赴陸交流的青年比例又有極大比例是社會階層中上層青年,交流局限傾向性極強,絕大部分的台灣青年衹能夠通過媒體與網絡來瞭解大陸。因此互聯網世代下的兩岸青年交流能夠認識為年輕世代的真實世界認知;然而,兩岸目前網絡應用平台在搜尋引擎、入口網站、通訊軟體與社群媒體間幾乎是各玩各的,網絡使用習慣差異性極大。數位原民與數位移民的思維慣性與行為模式也有著世代差異,以台灣青年而言google、ptt、facebook、line、youtube為大宗;大陸則以百度、帝吧、微博、微信、優酷網為主,且大陸地區無法正常使用facebook、line與台灣青年進行交流(需要翻牆)。大陸政府應該秉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之精神,同時打造兩岸年輕人能夠接受與使用的網絡平台,“放手給年輕世代”擴大參與,產生效能感,線民、鄉民、公民三合一,才能徹底改變網絡世代脈絡下的交流信息不對稱性,彌平知識鴻溝,解除資訊焦慮。⑬
兩岸青年交流除了互聯網平台的交往外,貫穿線上與線下活動,生活化的增強交集性亦是青年交流導向正面發展的重要一環。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認為,兩岸在媒體上可以再現某些相關的集體性記憶,大陸則需要多加體認台灣相對多元的政治環境,集體性的記憶構建通過兩岸青年生活相關的密切聯繫,無論是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種種層面,從“需要”為出發點來為青年世代的交流建立對話的橋樑,⑫打造理想的言說情境。而在雙創層面,台灣的服務業相對中國大陸來論較為發達,未來服務業的比重仍會持續超越製造業,台灣可以利用服務業為主的自身優勢,發展“創新型服務業”,搭上大陸目前高度經濟成長的市場機會,配套有關措施讓台灣青年更多到大陸創業。⑬此外,台灣地區的NGO組織相較大陸地區而言較為多元與完整,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研所副研究員王瓊亦以為,兩岸的民間社團與NGO草根性優勢可以深化兩岸青年的基層交流,尤其閩粵沿海等省市具有同構型較高的地緣文化優勢,生活層面的在地化、本土化與基層化交流能讓青年感受到兩岸之間的認同感和親近感。⑭如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教授陳超所言,大陸對台青年工作必須要多維性地落實在各個方面,以台灣青年而言,近來逐漸形成對台灣島內本地事務的關心與關懷力度,如何讓台灣年輕人赴陸後形成對所居住的城市產生歸屬感、認同感與存在感是未來可以思索的方向,⑮涵化人親土親的在地情懷。
海峽兩岸之間的誤解與偏見,絕大部分來自於雙方的不瞭解與信息不對等,兩岸社會的融合發展則能讓雙邊的差距降低,達到求同化異的效果,尤其是青年世代的交流至關重要,培養雙方國族情感下的嶄新集體記憶,增進瞭解彼此的能力,從交流初期的“兩岸視角”到“兩岸意識”再到最終的“兩岸認同”過程,大破隔閡物理與心理距離的藩籬,奠基互聯網平台的交流與生活化的“兩岸一體化”融合與構建,才能大立習近平主席所言的“兩岸一家親”世代。而如何創造兩岸“心靈契合”的契機,則端看未來雙方官民間能否有智慧處理當今政治歧異與社會融合問題,少點政客的算計,多些政治家的計算。
註釋:
①劉燈鐘. 2016年南澳論壇[C]. 廣東省汕頭市:汕頭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局,2016.
②⑤張寶蓉. 台灣青年文化認同的建構與困境——基於學校教育的視角[J]. 台灣研究,2015,(4):14-22.
③台灣政治大學.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R]. 台北:台灣政治大學,2017.
④新台灣國策智庫. 馬習會與2016選情觀察[R]. 台北:新台灣國策智庫,2015.
⑥謝楠. 第九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 兩岸關係:新態勢與新模式[C]. 湖北省武漢市:全國台灣研究會, 2017.
⑦⑮陳超. 第九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 兩岸關係:新態勢與新模式[C]. 湖北省武漢市:全國台灣研究會, 2017.
⑧⑭王瓊. 2016年南澳論壇[C]. 廣東省汕頭市:汕頭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局, 2016.
⑨華廣網. 林聲巧:兩岸青年交流應走出媒體輿論場[Z]. 福建省福州市: 華廣網,2015.
⑩鄭劍. 對兩岸青年交流的幾點建言[J]. 現代台灣研究, 2016, (6): 30-33
⑪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On the Horizon, Vol. 9(5), pp.1-3
⑫Gibson, R. K., & Cantijoch, M., 2013,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participatio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s online political engagement really different to offline?",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75, pp. 701-716
⑬中時電子報編輯部. 社評-創新思維 深化兩岸青年交流[N]. 中時電子報, 2014年5月30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9月號,總第24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