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美國宣布將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課徵關稅,而中國也宣稱將以課徵同等規模關稅回應,雙方貿易戰一觸即發,彭博整理貿易戰未來四大走向。
美國6月15日宣布對中國5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25%高關稅,7月6日起先對340億美元的進口中國商品課徵25%關稅。特朗普揚言,若中國報復,將提高課稅總額。
北京同樣祭出課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內容包括汽車與農產品,這可能損害共和黨的政治利益。
中央社援引報道,美國方面仍表示有意與北京談判。關稅措施宣布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訪問表示:“我們希望這不會造成中國的連串反應…我們希望這能導向進一步協商,我們希望這能導致中國改變政策。”
1.雙方各退一步
一個半月之前,這個情況似乎可能發生。美中雙方在華府對談之後,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表示,美國“暫不考慮貿易戰”而且不會加徵關稅。這引發外界期待,美國可能接受,中國小幅增購美國商品。但數日內,特朗普就變卦。
如今似乎連短期休兵的可能性都沒有。一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表示,美國期盼中國處理科技問題的方式能有結構性改變。美國政府要求北京當局,別再強迫美國公司轉移技術。但北京表示,不會同意大幅調整其“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這份綱領闡述,中國計畫在人
工智慧等新興產業中扮演領頭羊。
2.中國讓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現有全球貿易秩序辯護,當然,這對中國的得失攸關重大。多年來,由國家推動的投資與出口帶動了經濟成長,而習近平政府正謀劃,將重心轉向消費支出,以使經濟逐步趨緩。如今貿易戰爭可能打亂北京當局對經濟的謹慎管理。
對美國而言,最有利的情況就是中國在科技議題上讓步,並對美國商品與服務開放市場。前總統小布什時期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國際經濟主管官員杭特表示:“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你是名貿易談判代表,有特朗普這樣的總統就是一大優勢,因為大家
都知道他會課徵關稅,這給談判代表很多施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