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毅以“鄉村振興、休閒農業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題,在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智庫論壇”發表演講。(中評社 黃文傑攝) |
模式八、民俗風情旅遊模式
民俗風情旅遊模式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閒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鄉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模式九、休閒度假模式
隨著鄉村休閒農業的發展,旅遊化步伐的加快,鄉村旅遊產品也整經歷著有“觀光”到“休閒”的發展,由觀光型向體驗型轉變。可選擇的類型有:山水田園型、生態養生型、務農參與型(牧場/農場)、農業觀光型(現代農業園區)、節目主導型等,我近期輔導某企業在四川巴中通江縣的“中國第一大豆自然村”,就是循此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傳統文化、大健康產業與鄉村振興
鄉村的美麗,除了景觀與自然資源外,就是文化資源,尤其是傳統文化,因此傳統文化與鄉村振興和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是脫離不了關聯的。
從“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經典著作,中國自古就重視各種神奇的中草藥材,甚至出現十大仙草之說,均有助於養生健體、延年益壽、滋陰壯陽,如鐵皮石斛、天山雪蓮、金線連、野生藍莓等,從這些中草藥的產地出發,經過綜合性經營治理,便形成了許多著名的特色小鎮,如浙江磐安的“江南藥鎮”、福建漳州南靖的“本草春”,黑龍江伊春的“野生藍莓基地”、山東東阿的“阿膠村”、四川巴中的“大豆自然村”等。漳州長泰的“金日保健食品園”是以保生大帝(中國醫神)的故鄉,做為文化結合中草藥而形成的田園綜合體。福建南平武夷山有融和禪茶文化與武夷岩茶的田園綜合體。福建三明則有以泰寧大金湖為優美景觀與鐵皮石斛、金線蓮和無患子等藥材的田園綜合體。
綜合來說,傳統文化帶給大健康產業豐富的題材內涵,旺盛之企業活力,並創造出極高的附加價值,歸納起來有六個發展方向:
(1)文化結合自然資源:傳統醫學典籍中的神奇中草藥材,匯聚成具有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或特色小鎮,成為抗衰老、抗氧化、養老、養生的優良休閒基地。
(2)文化結合自然景觀: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特色景觀,使之成為具有故事性的旅遊、休閒、觀光,體驗之綜合體如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圖主題園、河北保定的“劉伶醉白酒品嘗旅遊園”、福建永定或南靖的“土樓旅遊園”、新疆伊黎的“解憂公主薰衣草園”。
(3)文化結合經典人物:因傳統文化形成神奇傳說,使之成為吸引遊客的熱點,如山東肥城的“陶朱公故居”、山東淄博的“姜太公故居”、河南洛陽的“大明宮”、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錦里”、浙江烏鎮的古城鎮“大染坊”、山東臨沂之“王羲之故里”,浙江杭州的“胡雪嚴故居”、福建尤溪的“朱熹文化園區”等。
(4)文化結合特色餐飲:傳統文化結合的特色餐飲如浙江杭州的“杭幫菜”、江蘇淮安的“淮陽菜”、河南洛陽的“福王食譜”、山東高清的“田府私房菜”、河南長垣的“廚師之鄉”等。
(5)少數民族文化結合特色旅遊:在傳統文化中,特別是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地區,如貴州凱里的苗寨、雲南麗江大理的白族等,甚至如福建龍岩的客家土樓群等都屬於此一類型。
(6)文化結合運動健康產業:以中國傳統武術為核心的健康產業也頗受關注,我數年前就到南京為“陳式太極拳集團”做過投資規劃指導,另外泉州、莆田也成立不少以“南少林拳術”為核心的武術學校。
五、鄉村振興,民宿經濟與共享農莊
在鄉村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下,“共享農村”是一種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創新模式。
“共享農莊”就是在不改變農民所有權的前提下,將鄉村內閒置住房進行改造,使之形成一房一院一地,再根據需求發展成為城市居民田園休閒、度假養生、文化創意等多種模式,並透過互聯網、物聯網等平台,與城市的租賃住房需求對接,形成政府、鄉村集體、農戶及城市消費者的“四贏”局面。說得更簡單些,就是企業家可到鄉村與村民相互合作,投入資金對村民的閒置房屋進行個性化改造升級,形成美麗鄉村中的特色民宿,將民宿出租予城市消費者。民宿的經營權、股權可以轉讓給城市的居民,做為其假日全家休閒、農事體驗、教育培訓,甚至是開會議事或養老養生的場所。
“共享農莊”目前在大陸正初步崛起,依專家調研分析,可歸納成五種類型如下:
類型一:以產品訂製為目的的生產基地
一般是由大型農產品批發商、菜籃子集團、酒店、農企業與鄉村集體共同投資,按約定的產品標準生產出特定農產品,待產品成熟後,經過分級包裝處理後,按消費者需求配送到指定地點進行營銷。
類型二:以休閒養生為目的的基地
由鄉村集體或農戶以出租或合作模式發展成具地方特色的民宿,做為城市消費者前往度假休閒養生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