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鄉村游要有“農味兒” 保護農民的利益
http://www.CRNTT.tw   2018-05-27 10:53:34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既要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發展定位,也要堅決保護農民利益

  這些天,一則關於鄉村游的連續報道引發關注。南方某地為了發展縣域旅遊,要對轄內旅遊幹線兩側進行規範管理,既包括將旅遊幹線兩廂的黃土複綠、廣告牌摘除、空心房取締,也要求對這一區域可視範圍內農業大棚進行整改退出。農戶們擔心自己的大棚建設、土地流轉等投入“打了水漂”,業內人士也在探討扮靚旅遊為何要拆除大棚。所幸,當地有關部門明確表態,包括農業大棚在內的農業設施,在整改過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式的強制退出,更不能強制拆除。得知這一消息後,農戶們表示,終於可以放心投入到農業生產當中去了。

  我們留意到,當地最初提出大棚整改退出的目的,是要進一步推進主要旅遊幹線精致化管理。應當說,精致化管理的初衷在某種程度上契合鄉村旅遊亟待提檔升級的發展現實,但實現精致化管理的具體做法卻值得商榷,一拆了之不是辦法。

  近年來,我國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遊客近21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5700億元;2017年這一產業內的各類經營主體已達33萬家,營業收入近6200億元。加速度的發展勢頭,卻難以回避產業發展面臨著的問題,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條件較差、公共服務水平不高、鄉村生態環境保護不夠等狀況,亟待改善。

  尤其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基礎設施條件,屢屢成為城市遊客“吐槽”的焦點。就拿采摘游來說,不少遊客反映大棚設施陳舊,骨架銹跡斑斑,不太養眼;有些大棚內部空間不大,土地平整也不太好,遊客進去采摘直不起腰不說,還深一腳淺一腳,旅遊體驗不佳。改善鄉村旅遊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整體水平,必要而且急迫,但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盲目推進。而是要從長遠計,從規劃入手,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功能分區等規劃後,按照相關標準,該新建的新建,該改造的改造。無論怎麼改,怎麼推進,必須要有“農味兒”。

  鄉村游要有“農味兒”,必須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的發展定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來自於對農業功能的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體現為不僅能通過農產品供給來“養胃”,還能通過鄉村旅遊來“養眼洗肺,解乏去累”。理想的狀態是,從農業這一基礎出發,通過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帶動特色種養產業發展,形成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好局面。而不是片面追求鄉村基礎設施的“高大上”,建成和城裡一樣的寬街大道、高樓大廈實不可取,因為沒有了“農味兒”,鄉村旅遊也就失去了特色。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