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北市藍綠基層實力對比。2014年市議員選舉以及2016年立委選舉結果為,民進黨在新北市議會掌握32席,小幅領先國民黨26席,但在新北市立委部分民進黨掌握12席中的9席,國民黨僅有2席,另外一席則是與民進黨同屬綠營的“時代力量”占據。可見,民進黨在基層實力不可小覷。當然有人會認為,這與當年馬英九執政政績太差有關,國民黨候選人受馬拖累才導致地方選舉潰敗,在當下各項民調顯示蔡英文總統執政不力的政治背景下,民進黨地方選舉勢必會受到衝擊。但筆者認為,民進黨地方選情存在受到影響的可能性,但未必會嚴重衝擊地方候選人的選情,至於為何這樣的判斷,這就與國、民兩黨長期的政黨發展模式差異有巨大關係。
四、國、民兩黨政治動員有效性差異。一直以來,在選舉動員角度看,國民黨過去依靠強大行政和金錢資源挹注候選人情況是本黨候選人得以當選的重要因素,而民進黨則利用政治訴求進行動員的力度比國民黨大得多,有著穩定的政治論述以及強大的議題主導能力,加之對基層長年累月的有效經營,民進黨候選人明顯比國民黨候選人有著巨大優勢。當然國民黨候選人也注重對基層的經營,但更多需要憑借行政資源和黨機器的奧援,在這樣的慣性依賴下,資源匱乏的國民黨會使候選人動員基層的能力大大降低,當然在朱立倫多年的執政下,作為副市長的侯友宜有很大的在任資源優勢,但是否能完全釋放出來一直使其保持熱度還有待觀察。從民進黨整體在新北市基層具有的明顯優勢來看,民進黨多年來確實在新北市經營有方,這塊是國民黨不得不重視的地方。
五、國、民兩黨內部凝聚力存在差異。從兩黨發展歷史來看,民進黨的內部凝聚力顯然要大於國民黨,民進黨內部凝聚力能夠維繫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支持者對黨的忠誠度要高於對政治人物的忠誠度,這與民進黨重視議題動員的政黨發展模式有關。相比較綠營支持者的“死忠”政治特質,藍營支持者則相對理性而且不穩定。國民黨歷經數次分裂已經元氣大傷,但是民進黨雖然經歷過分裂卻沒有受到太大衝擊,其整體支持度反而不斷上升,而出走的政治勢力卻一蹶不振,很快就被邊緣化,如“建國黨”、許信良、楊秋興等事例。所以,雖然民進黨內部派系爭鬥不斷,但面對外敵總是能一致對外,正所謂是“敵來者相助,敵去則互攻”的派系鬥爭模式,傾盡全黨之力為候選人輔選,即使候選人與其分屬不同派系陣營。這次民進黨為協助蘇貞昌反攻新北市,為他規劃所謂“總統級”競選總部,由選對會召集人林錫耀擔任總幹事,前行政院長游錫堃為榮譽主委,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建忻、幕僚李懷仁等都入營助陣,聲勢浩大。反觀國民黨就不一定了,黨內整合總是存在問題,天天嘴里喊著“團結”,背地里做著各種掣肘的事情。近期侯友宜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新北市長朱立倫聯袂拜會前台北縣長周錫瑋,雙方都表達所謂團結一致的意思,但是否能真正實現仍需觀察。侯友宜在處理“319槍擊案”和在阿扁時期擔任“警政署署長”的經歷一直以來都讓深藍支持者心存疑慮,所以藍營內部能否整合成功,能否讓深藍支持者買賬都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