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國際化研究人才。智力資本是智庫的核心競爭力,國際化人才不但具有優秀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既了解本國國情,熟悉本國政治歷史,又熟悉其他國家的政治歷史與發展現狀。這種多元文化背景是智庫產生創新思想的基本保證。比如蘭德公司近2000名雇員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掌握著世界上75種語言,其中大多數人都是雙語者或多語者。這些優秀的國際人才是蘭德公司高質量研究成果的根本保障。因此,在全球人才流動的大環境中,要吸引並留住全球優秀人才,中國需要進一步拓寬用人視野,出台智庫人才吸引計畫,將智庫人才納入“千人計畫”等各類高端人才工程項目中;同時,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完善國際人才來華工作、簽證、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政策開放度,讓世界上的優秀智庫人才近悅遠來、盡展其能。
搭建國際化研究網絡。合作網絡對智庫的發展至關重要,戰略合作可以為智庫帶來新的研究視角,拓寬研究視野。中國智庫需積極同國際組織等開展合作,與世界各國的智庫、研究機構等建立不同層次的合作關係,實現信息互通有無,開展學術交流,構建面向全球的研究網絡。比如全球化智庫(CCG)通過與眾多國際組織機構包括世界銀行、聯合國機構、國際勞工組織、國際移民組織、國際獵頭協會、國際大都會人才組織等建立良好的長效合作機制,舉辦研討會和聯合研究,很好地發揮了中國新型智庫的國際影響力。
具有一定實力的智庫也可以通過直接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聘用海外研究人員等方式,以各個海外分支為節點,編織一張覆蓋全球的研究與合作網絡,實現智庫的全球布局。比如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最重要的實體機構是其遍布歐洲7個國家首都的辦公室,包括柏林、倫敦、馬德里、巴黎、羅馬、索菲亞和華沙,這些辦公室是其日常運營機構,承擔著智庫的主要研究項目。
(二)活動國際化
智庫國際化不僅體現在研究方面,還體現在智庫活動所涉及的範圍從國內向國外擴展。出國考察訪問、參加國際會議、舉辦國際會議等均是智庫活動國際化的可選路徑。國內外智庫實踐經驗表明,不同國家的智庫之間、一國智庫與外國政府之間的交流無論在議題、規格、深度等方面都具有外交政策意義上的影響力。中國智庫通過國際化的活動可以主動設定國際議題,在國際熱點問題上積極發聲,引導國際輿論,甚至影響他國政策。
作為社會智庫,CCG在這方面也作出了諸多努力。例如,2017年10月初,CCG專家團深入美國的政商中心——華盛頓和紐約就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與美國企業研究所、傳統基金會、對外關係委員會等主流智庫和國會山兩大黨派的參眾議員代表、亞洲協會、中國美國總商會、紐約百人會等中美商界代表進行了12場深入交流和溝通活動。
(三)打造國際化的智庫傳播體系
構建國際化傳播平台。全球化時代,智庫要在國際上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就要學會使用國際通行的語言、方式與世界交流。中國智庫需要立足互聯網,通過英文出版物、英文網站、國際社交媒體等渠道用國際語言打造智庫的國際傳播平台,推動世界範圍內中國聲音的傳播和中國形象的提升。CCG在國際傳播方面不斷進行著探索與創新:2008年建立了專業英文網站;2016年推出全新英文網站,新版網站支持移動客戶端。此外,還在國際社交媒體上開設了賬號,實現智庫成果的全球傳播;在國際上連續出版了多部研究著作,在世界範圍內傳播研究成果,影響國際學術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