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入主華府後,美財政部今年最新的報告,雖未將中國列為操縱匯率國家,但仍與日本、德國、韓國、瑞士及印度等五個國家列入“匯率政策監測名單” |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美國財政部最新報告稱,中國未操縱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但仍將中國列入“匯率政策監測名單”,這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美財政部第三次作出上述認定。分析認為,美國未有將中美貿易爭端有所升級作為機會,製造“匯率”問題成為籌碼而與中國談判,顯示有關報告客觀公正。
據大公報報道,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美財政部的認定主要基於客觀事實,因為去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不僅未現持續貶值,相反還出現一定幅度的升值,且從人民幣匯率波動情況看,中國央行亦未對匯率進行干預,“從美方角度看,只要人民幣匯率不貶值,對其沒有損害”。
他說,近期中美貿易爭端有所升級,在美方未馬上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的背景下,美國亦沒有必要將匯率作為與中國貿易競爭的砝碼。
報告符合預期
2016年4月,美國財政部首次設立“匯率政策監測名單”,其認定標準包括:該經濟體與美國貿易順差逾200億美元;該經濟體經常帳戶順差佔GDP比重至少為3%;該經濟體持續單邊干預匯率市場。若某經濟體滿足上述標準,美國將會與該經濟體進行商談,並可能出台報復性措施;若僅滿足兩項標準,該經濟體將被納入“匯率政策監測名單”。美財政部今年最新的報告,將中國、日本、德國、韓國、瑞士、印度等六個國家列入“匯率政策監測名單”,其中印度在去年十月的報告中仍未出現。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認為,美國財政部認定“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符合預期,是基於客觀事實。因為中國目前對於匯率的管制已經放開,且人民幣匯率“已經很市場化了”。她又強調,三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7%,主要由同期美元指數回落造成,人民幣對應美元小幅升值是正常的市場反應,與中美貿易摩擦前景沒有太大關係。資料顯示,今年首季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逾3.7%,錄2008年以來單季最大升幅,顯示現階段人民幣仍“穩中趨升”。
未來利差將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論壇上曾強調,央行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未進行過外匯干預,未來外匯市場也會運行得更好。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從央行行長講話內容看,無論貿易摩擦及結果如何,“不干預”將是中國貨幣政策部門對匯率的態度,鑒於易綱已多次提及“利差”問題,未來政策選擇中“利差”將扮演重要角色,且人民幣匯率將越來越走向成熟市場的“利差”影響波動的柔性模式。
展望未來,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劉鎏認為,儘管中美雙方均列出加徵關稅產品目錄,但尚未生效,最終結果仍存不確定性,相信兩國會“透過談判或磋商尋求解決方案”。
劉學智亦指出,目前中美兩國仍處試探期,不排除未來通過談判等方式解決爭端的可能性,兩國爆發全面“貿易戰”的概率不大。孟祥娟則預計,未來兩國出口增速可能受到小幅抑制,但預計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將在6.25至6.33的狹窄區間內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