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各個二線城市壓足了砝碼:如成都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國際頂尖人才或團隊來成都創新創業,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對“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畫”“萬人計畫”專家等到成都創新創業或作出重大貢獻的本土創新型企業家、科技人才,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資金資助;鄭州對兩院院士等頂尖人才和國家“千人計畫”“萬人計畫”等國家級領軍人才,分別給予500萬元、200萬元獎勵,提供不超過300平方米、20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工作滿10年且貢獻突出的,可無償獲贈所租住房。
一線城市也毫不掩飾對頂尖人才的渴求,北京為“千人計畫”“萬人計畫”等國家和北京重大人才工程入選專家、重要科技獎項獲獎人直接辦理引進,最快5個工作日辦理完成引進手續;廣州5年內將投入約15億,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入學、創新創業、資助補貼等方面的優渥待遇。
無論是針對基礎人才還是高精尖缺人才,各地積極的人才政策都表明,在中國經濟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人才要素的重要性逐漸趕超資本要素,成為經濟轉型的活力所在。
同時,不僅是宏觀意義上的經濟轉型增大了對人才的渴求,各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對加速趕超的渴求也促使各地在這場爭奪戰中逐漸加大發力。
正如西安市長上官吉慶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的,把人才問題解決好,是助力西部地區追趕超越發展的關鍵一步棋,也將有助於西部地區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與東部發達地區從跟著跑,到趕上、並肩跑,甚或最後實現某些領域的領跑。
然而人才的“引流”不僅是將人才引入自己的土地,更要讓它灌溉到需要的田地。這就涉及到人才資源的合理分配問題。只有人盡其用、才盡其能,才算是真正打贏了這場人才之爭。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