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臉書有機制,可以調查客戶有沒有違反協議守則濫用資料,但是爆料者指公司一直執行不嚴,而且沒有及早通知個人資料遭濫用的用戶。今次資料濫用情況規模甚大,卻只是冰山一角。
“監視式資本主義”成形
實際上,掌握海量個人資料的網企,不止臉書一家,它們列出的使用服務條件,往往要用戶同意其個人資料可被閱覽,從而令網企可累積極具商業和研究價值的龐大資料庫。
利用這些資料作商業用途,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的重大收入來源,網民以此換取免費使用服務,亦對企業的做法日趨麻木。但是,今次事件顯示這些龐大數據庫被濫用作政治操控,就越過了不少人能夠接受的底線。
面對私企擁有龐大個人資料數據庫形成的“監視式資本主義”,將於五月生效的《一般數據保障規例》,要全世界以歐盟公民為銷售和服務對象的企業遵循,讓公民有權獲企業交代個人資料去向及停止散播等,違例者最高可被判罰全球營業額的百分之四,或二千萬歐羅(約一億九千萬港元),以加強對個人資料保障。
本港市場細小,在規管網企方面沒有歐盟般的實力,但是在迎接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時,仍然需要做好保障個人資料的把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