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說,蔡政府的具體作為,一“正面迎戰”大陸的三十一項惠台措施,“針鋒相對”地擬定二十一項應對舉措,其中“四方向”包括提出優化就學就業強化留才攬才、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深化資本市場,及強化文化影視產業,“八大強台策略”則分別為提升學研人才獎勵、強化新創發展動能、強化員工獎酬工具、優化醫事人員工作環境、加強保護營業秘密、強化產業創新升級、擴大股市動能及國際能見度與加強發展影視產業等;二是計畫修訂《兩岸關係條例》,增加對到大陸就業等方面的限制及“懲罰”的內容,意圖形成“阻嚇”的效果。
文章說,蔡政府上台將近兩年來,從來沒有像今次這樣那麼用心地擬定兩岸關係領域的對策措施。但遺憾的是,並非是促進兩岸交流發展。而是大開歷史的倒車,擬制了系列桎梏兩岸交流的舉措,予人兩岸關係“促退派”的強烈感覺。更讓陸委會新任主委陳明通尷尬的是,他將於下週一甫上任,就將會接手這麼一個“燙手山芋”,等於是讓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作出與他的職務及職責相悖的決策,把他推往火堆上燒烤。蔡政府或陳明通本人,希望能籍著他與對岸涉台系統豐富的人脈關係,改善對岸對蔡政府的觀感,及建立“第二管道”聯絡,就將更為困難。不但是無法“明通”,連“暗通”也更不可能。
不過,蔡政府似乎還是採取了“守勢”。實際上,行政院長賴清德就在會議上指出,由於事涉兩岸,因而要求各部會的用字必須謹慎、精準。而他自己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就將“惠台”措施正名為“對台”措施。這固然是為了顧及蔡政府的面子,但也不敢對三十一項惠台產生進行“污名化”,採用“掏台”或“挖台”的負面詞彙,而是採用了較為中性的“對台”。賴清德還要求各部會盤點出的因應策略必須具體,也必須清楚了解哪些既有措施再整合、哪些是新措施。這可能與蔡英文總統將仍然實行“不挑釁、不刺激、零意外”的大陸政策有關,還不願最後撕破臉,失去迴旋餘地。實際上,當年李登輝採行“戒急用忍”時,對大陸的對台政策措施,就是使用了諸如“掏空”,及說“錢往大陸,債留台灣”等負面詞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