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批“走心”博物館:讓文物變“活” 溫情賣萌
朝珠當耳機、頂戴花翎成了防曬傘、“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折扇、“雍正禦批”膠帶等一系列“萌系”文創產品成為了年輕人喜歡的“潮物”。
故宮博物院的“宮門”箱包、故宮娃娃、故宮貓等系列產品,四川博物院的川劇變臉玩偶,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寶貝公仔,洛陽博物館的桃木“辟邪”U盤,法門寺博物館的雀鳥團花紋香囊……這些代表中國文化元素,有趣實用的文創產品,不僅在國內很受歡迎,還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據報道,2017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實現了用英、俄、西三種語言面向200多個國家的網上在線銷售。2016年故宮博物院研發的文博創意產品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人民幣。
農歷新年將至,故宮為此推出了很多應景的春節商品:有最實用的紅包袋,能帶來“百財”的翠玉白菜手環,還有過年期間應對長輩們“難纏”問題的“封條紙膠帶”“朕之護照”系列,龍鳳紋隨身鏡等創意產品。
根植於厚重的文化內涵,基於時代生活和創意設計,得益於互聯網和當代科技,如今大多數博物館都開啟了傳統與現代的創意“對話”,讓原本靜態高冷的文物,換上了萌、潮、雅、酷且充滿溫情的外衣,以一種嶄新的方式激發人們走近文物資源、了解傳統文化,令參觀者不僅“看得上”、“買得起”,還能“帶得走”、“用得著”、“學得到”。
有這樣一種生活:穿越了古今 秒殺了中外
清晨,你用四方罍樣式的茶器泡了一壺茶,隨手撕下一頁《故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