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或者全面的軍事對抗,除了在台灣問題上有可能成為引爆點之外,並不適用於中美關係的其他方面。因此,我們大致可以作出中美能夠避免大規模軍事衝突的結論。但是我們得出兩國不可能全面開戰的結論還過於簡單,必須把聚焦點放得更大,因為中美對抗性是一把“帶游標的滑尺”,甚至是一把帶有隱形功能的標尺,問題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往往被忽視或者被遮蓋。
中美之間三大衝突
如果說過去中美較量大多集中在對台軍售、南海、西藏新疆等涉及中方主權問題方面,那麼在新時期,中美衝突性的表現大致有三個方面:
一是在大戰略上,美方更多地聚焦中國治國理念對兩國關係的衝擊、美方眼中的“經貿失衡”及拯救辦法,以及中國對外拓展可能帶來的全球影響。當前,美國對中國快速發展的恐懼,已經讓華盛頓戰略圈不少人士紛紛獻計獻策,希望能“避開中國和平演變美國”的衝擊波輻射。
華盛頓對“中國滲透”的恐懼,在國內媒體上看到的不多,但是在美國卻已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凜冽寒風”。
二是製造軍事摩擦或半軍事化的衝突。例如在南海問題,不能不說美國深感無能為力,但是仍一直想借機挑戰中國,這也就是為什麼像“無瑕”號事件甚至撞機事件在今後發生的可能性還不能完全排除。雖然如此,我們也不能太過悲觀,畢竟南海問題的緊迫性在美國外交排序上是在伊朗、朝核問題之後,甚至在美俄爭執之後,所以只要中國堅持自己的節奏,切實加緊改善中越、中菲關係,落實中美已經簽訂的海上、空中規避的備忘錄,中美在南海問題上即使出現大的衝撞和危機,也大致可控。
三是經濟戰。美國跟別的國家打一場經濟戰爭,到底會採取哪些形式?中美在哪些領域最有可能爆發中高烈度的經濟衝突?這倒是一個值得全面跟進研究的課題。
中美建交後曾經打過幾場不同形式的經濟惡仗,如上世紀80年代的紡織品之爭、90年代的知識產權較量以及十多年前開始的人民幣匯率爭端。劍拔弩張,甚至一度慘烈,但是這些經濟爭端都沒有引發中美經貿關係的徹底顛覆。近期美國可能動用的對華戰術經濟手段可以被梳理為以下幾種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