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從廣東中山市流動人口政務網公布的《中山市流動人員申請積分制管理須知(2018年度)》獲悉,今年次積分制受理不再包括入戶範圍。這也意味著,從2009年12月16日起在全國率先推行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8年之後,積分入戶在這個城市退出了歷史舞台。
據悉,自2016年12月開始,中山開始實施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政策,入戶條件進一步放寬,入戶門檻進一步降低,相對於積分制而言,操作性更為簡易。中山積分入戶被視為開“全國之先河”的破解“戶籍堅冰”探索,隨後全國各地紛紛取經實施。相關材料顯示,截至2017年5月,有1.86萬名流動人員通過積分制入戶中山。
開國內先河:讓更多外來工看到進城希望
2010年8月30日,來自廣西欽州市靈山縣農村的謝紅芬從中山市公安局工作人員手中接過戶口簿,成為全國首個通過積分制將戶口成功轉入中山市的農民工。
2009年12月,中山市對外公布了一項外來人口積分入戶政策:凡是符合一定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經過相關部門的認證和鑒定之後,通過計算積分方式,均有資格獲得中山市戶口。
2010年1月12日,中山正式啟動實施《流動人口積分制管理辦法》,全面接受全市150萬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入學申請。當年,中山市提供了3000個入戶指標和6000個子女免費義務教育指標。
這項開全國先河的政策,讓更多的外來務工人員看到了進城的希望。
經過幾個月的籌備,36歲的謝紅芬成功入戶中山,成為積分入戶的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