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網評:如何看待德國陷入組閣僵局
來源:中國網 作者:李超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德國陷入組閣僵局的討論沸沸揚揚。去年9月24日,德國舉行聯邦議會選舉,至今已超過3個半月,默克爾還沒有牽頭組成新一屆政府,這對一向穩健可期的德國來說,的確有點反常。
實際上組閣遇阻的現象在歐洲國家並不少見。2010年比利時大選後,由於議會各黨遲遲達不成一致,曾出現了18個月沒有中央政府的“空窗期”。正是由於預見到組閣過程中可能遇到障礙,各國憲法早有相關規定,一般由舊政府充當“臨時看守政府”,直至新政府成立,因此行政運轉並不會陷入停頓。德國此次組閣僵局之所以受到如此廣泛關注,主要是德國的特殊性所致。
德國人崇尚穩定,默克爾執政十二年來的政策無一不體現一個“穩”字。從強調緊縮財政,到積極斡旋烏克蘭、敘利亞等周邊危機,始終力圖為歐盟營造穩定的發展環境。德國自身內外政策及經濟發展也一直呈現穩定和延續性。直至2015年難民危機爆發,德國一貫強調的這種“秩序感”才被打破。此次組閣僵局則再次損害了德國的穩定局面,與其他國家一樣,德國政壇也被打上了“不確定”的烙印,在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後,“不確定”似乎成為了新常態。
從歐盟角度而言,德國近年來話語權和領導力大增,對於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塑造歐盟內外政策負有特殊責任。當前歐盟遭遇內外困局,英國脫歐、分離主義、民粹主義均侵蝕著一體化成果。法國新總統馬克龍就任伊始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改革倡議,迫切期待德國支持。德國組閣一拖再拖,嚴重影響歐盟改革進程,一體化建設實際處於停擺狀態,因此各國都紛紛聚焦德國政壇,期待組閣獲得突破。
那麼組閣前景到底如何呢?在聯盟黨、自民黨、綠黨三黨談判失敗後,經總統施泰因邁爾斡旋及一個半月的討價還價,社民黨同意回到談判桌。1月12日,聯盟黨和社民黨就嘗試再次組建“大聯合政府”初步達成一致。消息傳來,外界一片叫好聲。歐委會主席容克、法國總統馬克龍等政要紛紛對此突破表示高興。
但事實上前景遠非明朗。社民黨內對於再次組建“大聯合”其實有著截然相反的兩種意見。黨主席舒爾茨、外長加布裡爾、北威州州長拉舍特等人主張以大局為重,但黨內左翼和青年團強烈反對社民黨再次參與執政,主要擔心向過去四年一樣,繼續遭聯盟黨“收編”和“矮化”,從而“丟掉未來”。就在兩黨達成一致隨後幾天,薩安、柏林等州的社民黨主席團以投票方式反對參與組閣,社民黨副主席施泰格納等高層要求在正式談判中重新修正部分已達成的條款並加大向聯盟黨施壓力度。鑒於社民黨21日黨代會要投票表決是否正式開啟組閣談判,談判結束後還要全體黨員表決談判結果,因此組閣道路依然漫長,目前還不能排除再次失敗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