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台灣新版“公投法”貽害無窮
http://www.CRNTT.tw   2018-01-07 00:33:59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網評:台灣新版“公投法”貽害無窮 

  來源:中國網  作者:齊泰軒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1月5日,台灣地區新修訂完成的“公民投票法”將正式實施。由於該法大幅降低了“公投”門檻,未來島內將湧現各式各樣的“公投”活動。這不僅無助於“直接民主”的落實,相反將會開啟島內政治紛爭的“潘多拉魔盒”,甚至進一步衝擊兩岸關係發展。

  打開“公投”的潘多拉魔盒

  2017年12月12日,在蔡英文總統當局的主導下,台灣地區立法部門三讀通過了“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包括提案人數由台灣地區有投票權人口總數的千分之五調降到萬分之一,聯署人數則由5%降到1.5%,通過則只需要超過總人數的1/4,同時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即可。根據台灣地區中央選舉委員會的估計,以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1878.2991萬選舉人數為基準,未來1879人就可以提案,28.1745萬人聯署就可以成案,469萬人贊成就可以過關。

  可以預期的是,島內各式各樣的“公投”活動將紛至沓來。姑且不論民進黨和國民黨這兩個島內主要政治勢力,即使是被稱為“小綠”的“時代力量”要想發動“公投”,也完全可以做得到。根據2016年初的台灣民意代表投票結果,“時代力量”獲得74萬多張政黨票,超過“公投法”規定的28萬張聯署票的限制。而且,很多“公投”議題將會超越政黨政治色彩,帶有某種社會議題性質,聯署成案的可能性更高。

  實際上,島內的很多在野政治勢力已競相表態提案,甚至不排除仿效2004年和2008年進行“公投綁大選”。國民黨考慮發動區域性的“反空污公投”,藍營內部另有人主張“能源或核四公投”,甚至針對“黨產條例”、“促轉條例”、“年改”等推出“公投”;台灣孫文學校及退休軍公教團體日前也宣布推動包括“退休年金信賴保護公投”等6個價值信念“公投”;深綠的“時代力量”則鎖定“主權”和勞工權益議題,提出6項“公投題目”。

  伴隨著噴湧而出的“公投案”,耗費的將是台灣社會龐大的社會資源。姑且不論提案和聯署所花費的資源,僅辦理投票一項,就不知要付出多少的社會代價。十餘年前,為了減少頻繁的選舉支出,台灣將總統和立委選舉合併舉行,地方縣市長、縣市議員等9項地方公職選舉合併舉行。現在看來,台灣又將回到月月有投票的時代。

  台式“民主”將進一步崩壞

  由於目前台灣實行的“西式民主”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將“民主”作為神主牌之一的民進黨主張進一步落實所謂的“直接民主”。“直接民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公投”(即“全民公決”)。“公投法”修正案通過後,蔡英文總統便稱,“公投法”立法多年以來的各項缺陷就此走入歷史,打破鳥籠、還權於民,“這是人民做主的歷史時刻”。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也表示,“公投法”修正案的通過,等於是讓台灣落實“直接民主”。但是,修改“公投法”的後果很有可能與民進黨的初心背道而馳。

  一方面,無助於提升台灣的“民主”品質。之所以要推動“公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代議式民主政治”的弊端,認為民意代表無法真正代表普通民眾的利益。在台灣,民意機構多次被評為“亂源”,而民意代表的滿意度也跌創新低,因此確實存在“直接民主”的現實基礎。但是,島內民眾的政治素養並未達到“直接民主”的水平,而且普通民眾根本無心無力組織“公投”,因此“公投”最終將會變成利益集團操弄社會和政治議題的工具,距離普遍民眾的利益訴求不是越來越近,而是越來越遠。瑞士伯爾尼大學格奧爾格·盧茨(Georg Lutz)通過對“公投之國”瑞士的研究指出,最經常使用“公投”的是黨派與相關利益團體。

  另一方面,提案、聯署和通過的門檻大幅降低,還有可能出現所謂“少數人的暴政”。由於島內民眾的政治參與度不高,因此如果某項“公投”的投票率很低,有可能出現活躍的少數反而贏得“公投”的情況,從而實現對“沉默的多數”的暴政。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一項“公投”的實際投票人數是總投票權人數的一半(即937萬人),其中468萬人支持,469萬人反對,那該項“公投”自然被否決。如果沒有參加投票的900多萬人(或者說其中的多數)是反對“公投”的,自然沒有問題;但如果未參加投票的900多萬人是支持“公投”的(實際過程中也確實多數是這種情況),那就等於是469萬人否決了1300多萬人的意見。

  因此,親民黨就擔憂稱,“公投”有可能變成“暴投”,將嚴重崩解民主制度的運作。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也指出,“公投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製造更多麻煩。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