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國湧現知華新生代
53年前,戴高樂將軍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毅然決然地做出同新中國建交的重大決定,這一體現法國獨立外交的行動贏得了國際廣泛盛譽,這也奠定了奉行戴高樂主義的法國右翼力量同中國保持傳統友誼的基礎。戴派繼承人希拉克執政期間,兩國關係日益加強,並且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左翼社會黨密特朗1981年當選總統後,繼承了戴高樂的獨立外交原則,保持和推動對華關係的勢頭。奧朗德執政期間,兩國關係發展較快,甚至好於薩科齊時期。
可以說,兩國建交半個多世紀,法國政壇左右兩大陣營,雖然政見各異,但是在對華問題上持積極態度是一致的,這是中法關係得以持續不斷發展在法國的民意基礎和左右陣營的政治共識。
去年5月大選,傳統左右兩派均淘汰出局,而“不左不右”的馬克龍當選總統。馬克龍依靠的是法國中間派力量,6月份立法大選中,他在整合中間派力量的基礎上創建的“共和國前進黨”大獲全勝,取得議會多數派執政地位,成為法國第一大黨。馬克龍的外交取向將直接影響這個黨對外政策的走向。
剛滿40歲的馬克龍代表的是法國政治新生代,他對推動中法關係發展的積極態度將促使政壇知華新生代的湧現,兩國傳統友誼繼續發展的政治和民意基礎將得以鞏固和加強,這對於中法關係穩定持續發展肯定是利好消息。
三、法國力爭恢復國際影響力
近些年,歐洲陷入多重危機。特別是2016年英國決定脫歐、去年德國大選後默克爾組閣受挫,這兩個大國在歐洲的地位明顯削弱。而法國總統大選挫敗極右翼民粹主義勢力,主張推動歐洲一體化的馬克龍獲勝,歐洲化險為夷,法國成為歐洲繼續前進的希望所在。這兩大因素使法國在歐盟的核心大國地位得到加強。
特朗普總統上台後,跨大西洋關係出現緊張。美國的“戰略收縮”動搖了歐洲傳統地緣政治格局,北約的作用遭到質疑,歐洲安全籠罩陰影。在這個背景下,法國重提強化歐洲共同防務得到歐盟各國的認真對待。最近歐盟25國簽署防務領域“永久結構性合作”協定,凸顯了歐洲自身安全的緊迫感。一向力主建設歐洲自主防務的法國在歐盟的主導地位明顯提高。
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法國正信心滿滿地恢復其國際影響力,中法關係的戰略性和全球性將進一步得到彰顯。因此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法之間這次最高級別的會晤將對雙邊關係未來走向以及全球治理和熱點問題的解決產生重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