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2017年,先是哈佛大學製造出擁有51個量子比特的量子系統,能模擬研究原子間相互作用;接著,IBM也宣布了一項里程碑式的進展,成功建成並測試全球首台5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原型;年底,又有美國兩項獨立實驗再次發力:量子模擬器受控量子比特數量已達到50多個,可用於研究經典計算機所無法進行的交互任務,模擬出目前真實物理設備達不到的物理條件。
50量子比特被認為是量子計算中的一個里程碑,也就是業界部分觀點認為的,由此將進入到“量子霸權”時代,屆時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超過經典計算機,實現相對於後者的“霸權”。
不過,超過50個量子比特,並不代表量子計算機就能做所有具備意義的、經典計算機無法進行的運算,目前最樂觀的估計是,量子計算機如果想以比經典計算機快得多的速度來解決實際問題,至少需要100個到200個量子比特。
因而,真正的突破並不是有多少個量子比特,而是量子能做些什麼。
中國,今年因一個量子論和信息論相結合的研究領域——量子通信的最新突破,而領跑世界。
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今年7月打破了量子隱形傳態的記錄:潘建偉團隊從地球將一個光子的量子狀態傳輸給了1400千米高空一顆軌道衛星上的另一個光子。這次成功,將中國帶到遠距離超安全量子通信技術的前沿。
9月,“墨子”號衛星又將光子傳送到北京和維也納,並生成量子加密密鑰,使這些城市的團隊能夠安全地進行視頻聊天。而該團隊即將展開的國際合作,會共同探索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對信息的安全傳送,其實是人類自古有之的夢想,而中國的這項技術,將會帶來真正無法破解的全球加密。
(來源: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