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網評:特朗普執政首年,美國外交畫風突變?
來源:中國網 作者:孫成昊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特朗普執政將滿一周年,在外交領域的動作著實“亂花漸欲迷人眼”。在這目不暇接的新政策中,“特朗普特色”的美國外交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和延續性,但“變”仍然是最重要的關鍵詞。
特朗普任內美國外交的最大變化之一體現在全球治理領域,“退群私聊”成為美國對待多邊機制的新手法。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美國“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嚴重阻礙全球治理前進步伐。特朗普於今年6月1日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并在10月12日宣布廢除美國的《清潔電力法案》。
在區域經濟治理領域,美國破壞現有治理規則,或將進一步刺激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特朗普政府以吃了虧為理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轉而推動韓國、日本、英國等與其一對一“私聊”商談雙邊自貿協定。美國還施壓加拿大、墨西哥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特朗普在地區問題上扛起“逢奧必反”的大旗求新求變。在戰略層面,特朗普宣判亞太“再平衡”死刑,將關鍵詞“亞太”全選、替換為“印太”,推出所謂“印太戰略”;在朝核問題上,特朗普也宣布對奧巴馬的“戰略忍耐”忍無可忍,“極限施壓”成為美國對朝新戰略。在中東政策上,特朗普加緊鞏固與傳統盟友的關系,如一改奧巴馬“冷處理”以色列的做法,不僅以存在對以色列的偏見為由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不惜以激怒阿拉伯國家為代價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奧巴馬“多邊外交”“伸手外交”的成果還包括與曾經的敵對國家緩和,如啓動美古關系正常化、達成伊朗和核協議等,特朗普執政後則毫不猶豫地逐漸推回、拆解這些成果。
特朗普在處理大國關系上力圖大做文章,但無奈受制於大國關系的既有慣性和外在約束,延續性更為明顯。美俄關系遭受國內“通俄門”、國際結構性矛盾的“雙重博弈”掣肘,“快速重啓”宣告失敗。美歐關系在特朗普執政之初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震蕩,尤其是在北約軍費分擔、對俄問題上分歧明顯。但特朗普在首年三訪歐洲,美國內閣高官也頻繁訪歐,特朗普逐漸完成“學習曲綫”,對歐政策基本回歸主流。中美關系經受最初的波折後向好,尤其是三次元首會晤發揮戰略引領作用,四大對話機制發揮有效支撑作用,確保中美關系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