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在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當前,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應是智庫積極承擔的重要工作。
做好大衆傳播
從本質上講,思想理論類智庫成果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群衆服務的,是由智庫專家研究,通過人民群衆的實踐,最終作用於人民群衆的思想與現實的成果,其主要目的就是讓人民群衆了解成果所包含的思想、理念、文化、原則等。因此,面向人民群衆的思想理論類智庫成果,是從人民群衆的實踐中提煉需求,再經過推敲加工而形成的,應該是最容易被群衆接受、使用的,對人民群衆的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將人民群衆看作是思想理論類智庫成果的實踐消費者,那麼這類成果就是人民群衆用以進行實踐消費的資源。
從這個意義上說,源於實踐的智庫成果天然便具有較好的大衆傳播的現實基礎和現實需求。因此,思想理論類智庫成果應立足於人民群衆的一般性實踐消費需求,有針對性地推動成果在群衆中傳播,發揮引導輿論的作用。比如,結合熱點問題設置議題、引導群衆自由討論、適時引領社會話題等,通過這些方式,實現思想理論類智庫成果的大衆化傳播。
一方面,智庫研究在對實踐活動進行概括和總結的同時,也對以往實踐進行反思和分析,引導人民群衆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繞開陷阱,少走彎路,找出解決問題的適當方法與途徑;另一方面,面對輿論場中的各類信息,特別是負面輿情時,智庫也要引導人們自覺將思想理論類智庫的成果轉化為實踐活動的內容,增強對輿情的鑒別力,通過觀察輿情、分析輿情,辨清良莠、明辨是非。此外,此類智庫成果還應通過長期不懈的大衆傳播,潛移默化地提高人民群衆的“免疫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和謠言的侵蝕。
加強信息互動
新媒體條件下,輿情信息傳播速度快,影響範圍廣,傳播途徑由傳統的單向變為雙向,甚至是多向。這表現為,在任何一個信息終端,都有可能出現信息源,傳統模式中的“你聽我講”已經不能滿足新媒體條件下輿情發展的需要,人們將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思想理論類智庫成果的研究和評論當中,互動性明顯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