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6日開幕的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經過各方艱苦談判,18日清晨落下帷幕。大會通過了名為“斐濟實施動力”的一系列成果,就《巴黎協定》實施涉及的各方面問題形成了談判案文,進一步明確了2018年促進性對話的組織方式,通過了加速2020年前氣候行動的一系列安排。
關鍵緊迫 成果積極
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說,本次大會雖然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平衡反映了各方關切,為《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如期完成、持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支持力度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次大會是在全球氣候行動迫在眉睫和全球氣候談判進入關鍵時期的背景下召開的,主要任務是落實《巴黎協定》規定的各項任務,為2018年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奠定基礎。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裡夏·埃斯皮諾薩強調,全球數以百萬計的人正在承受極端天氣帶來的嚴重後果,“全球氣候行動的緊迫感前所未有”。
本次大會主席國是受氣候變化影響嚴重的太平洋島國斐濟。斐濟總理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說,氣候變化導致的各種威脅不斷增多,“無論生活在何處,人類都是脆弱的”,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解振華表示,氣候變化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和大勢所趨。
解振華強調,明年談判任務還很艱巨,希望各方繼續按照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推進談判如期達成關於《巴黎協定》實施的一系列安排。希望各方抓緊批准《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發達國家繼續落實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
分歧拖延 中國“搭橋”
本次大會閉幕時間比預期推遲一天。解振華介紹,資金問題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談判中較難達成一致的問題。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發達國家承諾2020年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目前距離實現承諾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大會期間出現的分歧還包括如何安排2018年促進性對話、是否將2020年前氣候行動列入大會下一步談判議程等。
促進性對話是指各國就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和自主貢獻目標展開交流。發展中國家認為,促進性對話應主要圍繞2020年前的行動和承諾展開,而發達國家則傾向在對話中展望2020年後的未來。
圍繞2020年前氣候行動,發展中國家也與發達國家展開交鋒。談判中,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呼籲在《公約》締約方大會框架內設置專門議程,重點討論相關問題。發達國家對此表示反對。
解振華說,面對這些矛盾,發展中國家展現了空前團結,發達國家也表現出很大靈活性和建設性。最終,大會確定了促進性對話方式,將2020年前氣候行動列入未來談判議程。各方也為資金問題努力做出了相應安排。“結果都能接受,體現了合作共贏”。
解振華說,中國代表團在本次大會談判中貢獻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處理分歧時提出“搭橋方案”,尋找最大公約數,有效推動了談判進程。
中國貢獻 世界點贊
中國在本次大會中的建設性表現和近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參會人士的肯定與好評。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說,明顯感到中國釋放出經濟發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信號,這為本次氣候談判注入了新的能量。馬爾代夫能源和環境部長索裡克·易蔔拉欣表示,“如果領導力是由行動決定,那中國已經遠遠走在前面”。
《公約》秘書處政策與項目協調辦公室主任馬丁·弗裡克表示,由聯合國與中國多年來在氣候變化大會上聯合舉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是雙方共同推動南南合作意願的體現。
國際碳行動夥伴組織秘書長康斯坦策·豪格說:“我們正在與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展開合作,他們都在對標中國,看如何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維持經濟增長,並收獲由此帶來的潛在益處,如潔淨的空氣。”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政策顧問迪倫·默裡認為,中國正在為實現碳排放達峰的目標採取切實措施。默裡說:“無論是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還是減少上路燃油車的數量,這些都是中國政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