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簡廷在:台灣接單大陸出貨模式維持不了多久
http://www.CRNTT.tw   2017-10-10 00:35:44
簡廷在認為,大陸應協助台灣經濟發展,讓台灣人民富起來,促進兩岸融合社會。(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10月10日電(記者 趙家麟)澳門台商協會會長簡廷在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自李登輝提出的“戒急用忍”之後,一直看不到救經濟的藥帖,如今,唯有兩岸融合的社會才有可能改變台灣的未來,否則企業界“台灣接單、大陸出貨”的營運模式,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了。

  簡廷在出身台南,在兩岸三地經營大地雕塑工程事業,現任澳門台商協會會長,同時也是珠海台商會常務副會長兼金灣區高南分會會長。

  簡廷在表示,台灣經濟走下坡,低薪的主因,在於沒有市場自然就缺乏投資誘因,消費就跟著減少,薪資持續在低檔擺盪。台灣如果能創造新的市場,就能活化投資,薪資就會有調升的機會。創造新市場的基本條件則是政治穩定、政策鬆綁,避免不必要的投資障礙。

  他指出,兩岸關係自從李登輝“戒急用忍”開始,這一忍,就忍了快20年了,到現在台灣遲遲看不到救經濟的有效藥帖。兩岸關係停滯、倒退,經貿往來也大受影響,光是陸客驟減一項,就明顯波及的各行各業生計。

  另一方面,20多年前,台灣還有中華工程、榮工處等承攬海外工程的做法,今天看來,台灣早於大陸的“一帶一路”就先向國際進行產能輸出。而今卻已看不到台灣產能輸出賺外匯的榮景。

  簡廷在表示,從海外看台灣,多數的台商對台灣的前景都是感到憂心的。早年兩岸互不往來“三不政策”時期,你不需要我、我也不需要你,走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後來大三通之後,兩岸變得密不可分,彼此互通有無、愈來愈相互依賴,好不容易累積的友好關係,如果又因故停滯、閉鎖起來,過去前人的努力都將枉然。

  他認為,兩岸不交流,容易產生“怨”,“怨”就會形成對立,對兩岸都不好。如果兩岸政府能夠開大門、把格局放大,兩岸才有融合的機會。如果因為意識型態而中斷交流,失去了互利互惠的關係,由生怨而對立,兩岸的距離只會愈走愈遠。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政黨輪替已是常態、多元文化環境也已經形成,大陸對台,不必受一時的政治情勢影響而改變有利於民族發展的長期政策。過去台商赴台大陸投資經商,是一條技術、資金與人力輸往大陸的單行道,協助大陸經濟發展出力頗多。現在,台灣的經濟發展需要拉抬,大陸可以扮演關鍵角色,讓兩岸經貿形成雙向交流。

  “讓台灣人民富起來!”簡廷在說,台灣經濟在走下坡,大陸則有豐沛的人力與龐大的市場,大陸只要有心,可以透過很多方法、甚至透過台商來協助台灣發展經濟,讓台灣人民與產業界感受到大陸的用心,逐步建立緊密關係,進一步達到兩岸融合社會的境界,就可以走向兩岸融合、改變未來。

  相對的,台灣也應該擺脫意識型態的限制,對大陸開放,做必要的政策鬆綁,包括大陸在內的外資才有可能入台,只要市場能夠活化,薪資就有機會調升。否則,以台灣有限的人口數,又被國際社會逐步的邊緣化,台灣經濟只靠內需根本是無以為繼。

  簡廷在還說,兩岸經貿關係中,超過5成的台灣企業是採“台灣接單、大陸製造”的營運模式,讓利潤留在台灣,這也是目前台灣經濟還能勉強維持的重要因素。但是,大陸已經崛起,自己接單能力愈來愈強,台灣面臨的市場競爭只會愈來愈激烈,兩岸關係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台灣企業無法在兩岸整個產業鏈與產銷結構中進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台灣接單、大陸製造”恐怕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