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差異要分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種類別的機構定位各異,從而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因此,借款人在選擇機構時,應分析各自特征,並結合自身資信狀況、價格偏好綜合考量。
門檻相對較高,這是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的普遍特征。出於風險管控目的,多數銀行採取“白名單”客戶模式,即只有符合該行授信門檻、相關信用記錄優良的客戶才有資格申請貸款。
“但這也存在一個問題。”某股份制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銀行對客戶的授信依據仍憑借客戶在該行的過往資金流水、借款記錄等數據信息,如果客戶資質優良但沒有與該行發生過借貸關係,這名客戶仍很難被列入白名單。
為此,拓展數據維度成為必然。據悉,工行正在探索引入第三方互聯網平台數據、社保、稅務、公積金等行外可證實收入信息,將現有白名單客戶數量擴大至億級。截至今年6月末,符合辦理該行個人消費信用貸款條件的用戶量已超過1.11億人,授信總額5.4萬億元,累計放款624億元。
即便如此,商業銀行仍存在無法覆蓋的人群,尤其是缺乏銀行借貸記錄的中低收入年輕群體。如何補位?消費金融公司應運而生。
“‘小額、短期、分散’是消費金融公司需要堅持的原則。”中國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實踐看,消費金融公司的戶均貸款多在1萬元以下,貸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內。
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總經理章楊清表示,目前公司用戶涵蓋了傳統銀行業務覆蓋不到的低學歷、中低收入年輕人群,其中大專及以下學歷客戶占比72%,34歲以下客戶占比83%。
“相應地,消費金融公司放款的價格也比銀行高,通常為日息萬分之五。”銀監會負責人表示,按照監管規則,消費金融公司的風險容忍度相對較高,在開展風險定價時確保能全面覆蓋風險即可,其中包含資金成本、風險成本、資本回報要求、市場價格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