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美國《福布斯》9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的“ 一帶一路”如何觸發交通創新的復興 由於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宏大新絲路的其他計畫,歐亞國家在經濟、物流和政治上變得越發一體化。這些計畫為顛覆性的地區科技創新復興打開門戶。跨歐亞大陸交通網正逐步統一、精簡,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得到升級、融合,為新型科技方案的提出創造了機會。
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喬納森·希爾曼認為,亞洲已成為新交通理念的試驗場,這從出現於跨歐亞貿易走廊的各種技術就能清楚看出,“就像指南針在古代促進了流動,所有這些創新有可能重塑今天的經濟格局。”
過去5年來,共有40多條中歐直通貨列出現,這個系統的創新性不僅體現在政治和海關協議方面,還啟發了對未來軌道交通的重塑。常規的歐亞大陸貨運列車是“一帶一路”的先鋒。它們開拓了跨洲新路,促進各政府合作,淘汰了舊設施、為新時代列車打下基礎,把一個傳統上僵化不變、常常壟斷的行業,轉變為一種新型、國際和現代化的交通模式。
新絲綢之路的軌道未來是高速鐵路。目前俄羅斯、印度、東南亞和歐洲多處均展開高鐵建設。推遲已久的昆明-新加坡高鐵中線正啟動。更雄心勃勃的構想是連接莫斯科與北京的高鐵項目,建成後7000多英里的漫長路途可能僅需一天半走完。另外,在印尼、印度、越南和東歐,其他新絲路的高鐵也在修建。
這些高鐵線路的融資和建造,促使中日展開激烈競爭,競相向東道國推銷各自的日益改進的高鐵,比如中國時速400公里的新型“復興”列車以及其他相關技術。
專家表示,新絲路沿線的實驗精神,或促成“超級高鐵”技術的應用。未來,新絲路上還可能出現“超音速飛行列車”,中國公司已表示要進行研發。該技術將分階段推出,先是在中國地區城市運行,時速1000公里,然後在該國最大城市之間運行,時速2000公里,最後發展成超音速列車,能以4000公里的時速沿著“一帶一路”走廊跨洲“飛行”。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