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時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自稱“墨綠”的無黨籍柯文哲也宣佈參選。在“新潮流系”起哄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決定進行“二階段民調”。看慣並討厭了政客嘴臉的台北市民,對柯文哲“令人耳目一新”的“無厘頭”表達方式,感到新鮮,因而民調高於姚文智,而令姚文智失去機會。
以“二階段民調”來決定是否與柯文哲合作,固然是民進黨出於勝選考量,避免發生連勝文“漁翁得利”。但也摻雜了黨內政治派系及人物的私心。其一是“新潮流系”不願看到“謝系”執掌“首都”。實際上,“新潮流系”本來是打算推出顧立雄的,但顧立雄的意願不大,而“新潮流系”自己的台北市長規劃人選徐佳青的“氣候”未到,要等到二零二二年。因而就“寧贈外人,不予內敵”,硬生生地剝奪黨內派系宿敵“謝系”的一個機會。
其二是蘇貞昌與謝長廷也有“瑜亮情結”,不願見到“謝系”籍著當選台北市長而坐大,因而也就接過“二階段民調”,將柯文哲推上壘,阻擋謝長廷的子弟兵姚文智。
當年謝長廷在卸任行政院長後就參選過台北市長,而曾是“謝院長”的新聞局長的姚文智,就全力輔助謝長廷競選,但敗給了國民黨提名的郝龍斌。因此,姚文智要參選台北市長,也含有要為謝長廷“報仇”的意思。而姚文智“煮熟的鴨子飛走了”的直接惡果,不單止是喪失了“首都市長”的機會,而且更由於民進黨黨章規定,直轄市長是當然中常委,“新潮流系”有桃園、台南、高雄三個直轄市長,就是三席中常委,佔中常委全體的五分之一。再加上“新潮流系”在選舉中也拿下三席,總共就是六席,佔中常委總額的百分之四十。
而“謝系”不但沒有當然中常委,在中常委選舉中,原有二席的“謝系”,在謝長廷駐日後,“謝系”群龍無首,謝長廷見形勢緊急,從東京飛返台北“固票”,但選情仍然崩盤,連原本“保一”的卑微意願也慘告落空,其原來的二席,一席流向“海派”,另一席竟是被其宿敵“新潮流系”奪走。造成在中常會中,原本是第二大勢力的“謝系”變成“零蛋”,沒有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