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9日電/在廈門金磚五國峰會前六天,中印終於結束這一輪八十多天的邊境軍事對峙,雖然邊界問題並沒有解決,中方也沒有明言是否放棄觸發今次對峙的築路工程,事件至少顯示,兩國政府不願爭持升級,以免破壞兩國合作發展的局面。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中印是金磚五國中,經濟規模最大及增長成績最亮麗的國家,在今次邊境衝突期間,印度方面曾經放出風聲,指下月三日起在廈門舉行的金磚五國峰會,印度總理莫迪未必會出席,要是他缺席,將是五國峰會首次有國家領袖因關係惡劣缺席,不但令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大失面子,而且對金磚五國日後的發展,以及印度在這個組織內的話語權,都有不利影響。
金磚五國作為新興經濟體,正設法擴大其影響力,今次廈門峰會,中國就邀請了泰國、印尼、哈薩克、埃及等國領袖列席,在擴大互利合作範圍,以及為日後世界經濟秩序的話語權擴大實力,印度如果只派較低級官員出席,只會自削牙力。
一旦開戰 雙方皆蒙損失
社論說,印度因為擔心中國對其搞海上“包圍圈”,而沒有參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計畫,已經失去利用這計畫大力改善國家基建的機會,而“宿敵”巴基斯坦則受惠這計畫而大興土木,領導人如果缺席今次金磚五國峰會,只會為自己製造孤立,不利於發揮外交影響力。
如果因為今次邊境事件開戰,雖然印度軍力隨著經濟飛躍而增強,恐怕仍然不是中國的對手,印度也沒有打算出動核武,執政當局要盤算萬一打敗仗,對國民心理和自己政權的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