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90後中國軍人出國維和背百斤水泥擔心踩雷
http://www.CRNTT.tw   2017-08-27 09:57:13
 

  使命的分量 

  “如果有下次維和任務,我還會選擇來” 

  在黎巴嫩南部邊境的希亞姆小鎮,杜照宇烈士的紀念碑上布滿了彈片的痕跡。2006年7月25日,駐黎巴嫩聯合國中國軍事觀察員杜照宇所在的觀察哨遭到炸彈襲擊,4名聯合國軍事觀察員遇難。此後每年的7月26日,維和的中國士兵們都會來這裡祭奠他。

  祭奠的時候,看著杜照宇的照片,四級軍士長楊春剛比在國內更加明白了肩頭的使命。這位女兒才4個月大的爸爸,還沒跟女兒見過面,卻多次親眼見到當地百姓在戰爭中失去親人。

  一次,中國營附近一座橋梁被炸毀,上萬黎巴嫩民眾的逃生之路以及聯黎部隊的補給線被切斷。按照規定維和官兵們可以離開,可當時的聯黎部隊中,只有中國工兵具備野戰開辟、修復通路的能力。

  “為什麼要走?我們就是來維護和平的!”官兵們選擇留下來,成為聯黎部隊中唯一一支在炮火中外出救援作業的維和工兵分隊。

  作業時,四周不斷有炮彈爆炸。道路剛修好一半,就有數百輛難民車輛迫不及待地衝了出去……在那次戰火中,中國維和官兵出動20餘次,搶修和開辟道路160餘公里,排除未爆彈287枚。

  “當你真的身臨其境,看著這裡的百姓,看著身邊的戰友,看著杜照宇烈士的墓碑,看著衣服上的五星紅旗,你就會時刻感受到一名中國軍人在這裡的價值。”正是在這樣的信條下, 第15批赴黎巴嫩維和的工程師彭壽聰與黎巴嫩辛尼亞村果園管家哈桑結成了好朋友。

  那時,戰爭在哈桑的果園裡留下很多未爆彈。彭壽聰在果園裡排爆,結果剛把炸彈放進沙箱裡便爆炸了。彈片打在他防護頭盔上劈啪作響,留下3個裂痕。從那以後,哈桑每次見到中國官兵都很激動,每天都要給他們送上水果。

  杜照宇、王偉、楊樹鵬、申亮亮……儘管一個個戰友在不同的維和地區倒下,但每次聽到當地百姓的中文問候“你好”,楊春剛都會感受到一種繼續前行的力量。已經4次參加維和任務的他確信:“如果還有下次維和任務,我還會選擇來。” 

  (來源:解放軍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