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挺進“世界級” 不能“等風來”
http://www.CRNTT.tw   2017-08-24 14:34:49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順勢而為的哲學,凡事強調借勢而上、因勢而動。中國製造的發展歷史也基本遵循這一規律:借助改革開放和全球製造業轉移的“大勢”,依托國內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中國製造業持續發力,終於在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位置獨占鰲頭,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工廠”,這也曾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紅利。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只靠“借勢”已經無法滿足中國製造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自然資源形勢嚴峻,過去享有的天然優勢正在逐步消失;另一方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正在從跟隨者向引領者轉變,某種程度而言,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造勢者”之一,單靠“借勢”,已經不足以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長遠動力。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是否擁有一大批知名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國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話語權,也是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極”的必要條件之一。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需要打造出一批“世界級”品牌。而在企業層面,目前許多中國品牌也都紛紛設定了要將自己打造成為“世界級”品牌的目標。

  然而,在打造“世界級”品牌的過程中,許多企業還在“等風來”,仍然無法擺脫過去的“借勢者”和“跟風者”思維。

  例如,部分企業缺乏對自身品牌形象的獨到見解,而是在品牌建設中“跟風”國際巨頭的做法,包括大量收購足球俱樂部等與自身業務不相匹配的海外企業等,認為這樣就能提升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又如,一些企業試圖借助科技革命的風潮,在雲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大量布局,卻在真正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上乏善可陳,最終陷入“概念化”的怪圈。再如,少數企業熱衷於乘借國家支持打造中國品牌的“政策東風”,希望以此來獲取紅利。

  與此同時,部分企業在“風向”的把控上還停留在過去的觀念裡,將打造“世界級品牌”與實現“世界級銷量”畫等號,以至於對銷量的重視遠遠超過對品牌形象的重視。事實上,依托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以及中國產品在海外市場上仍然留存的價格優勢,許多中國產品在銷量上位居世界前列並非難事。然而,銷量進入“世界級”並不意味著成為世界級品牌。沒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忠誠度,一時的銷量則如空中樓閣,十分脆弱。

  因此,挺進“世界級”,中國品牌不能“等風來”,走過去單純依靠借勢的老路,而是要有獨當一面,主動“造勢”的魄力,勇於站立潮頭,讓自己成為“創新者”和“引領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塑造出一個讓全世界民眾信任、支持的品牌形象,讓中國經濟大廈根基更牢,直插雲霄。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