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不申請專利保護,他們的研發成果就很難走向市場。直到2016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山東省知識產權局的工作人員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畢玉遂團隊的情況,剛好國家知識產權部門在挖掘和培育高價值專利,於是他們便迅速協調組織了專業知識產權服務團隊,主動上門為畢玉遂研發團隊開展服務,圍繞該技術已經提交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4件和PCT國際專利申請1件,成功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專利保護體系,為高價值專利運營奠定了基礎。
最終,經過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聯合評價,此項創新成果的專利許可費用確定為5億元,並在談判中被許可企業所接受。因為該發泡劑可廣泛應用於聚氨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發泡,可應用於床墊、沙發、汽車座椅、冰箱、空調、集裝箱、供熱管道等,既清潔環保又可降低能源消耗,經濟價值巨大。
“畢玉遂研發團隊的成功案例,是國家知識產權局近一年多來挖掘和培育高價值專利的一個縮影,說明高校的科研成果有"富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雷筱雲表示,高校是我國科技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之一,隨著我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訂,大部分高校規定將不低於70%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淨收益劃歸成果完成人或科研團隊所有,作為獎勵和再研究基金,專利人實施專利轉化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高校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和挖掘工作正當其時。
除了上述的例子,國內高校有一大批代表性的高價值專利成功實現了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比如2017年5月,同濟大學將該校王占山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裝置”的6件發明專利,以3800萬元的價格轉讓。
挖掘高價值專利 高校大有作為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發展,除了知識產權部門在主動培育和挖掘高價值專利,國內部分高校在探索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打通專利轉化通道、激發師生創新熱情方面也取得明顯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