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成為空間科學“超級大國”
http://www.CRNTT.tw   2017-07-29 11:19:32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多國空間科學領域專家學者認為,中國空間科學正在邁向成熟,航天項目“變得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朝外看”,中國正在空間科學領域迅速確立領頭羊的地位。

  英國《自然》周刊網站7月26日載文《中國努力成為空間科學超級大國》,文章說,在北京的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裡,時間似乎流動得比其他地方快。這座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機構擁有一處嶄新的園區。科研人員的腳步都很匆忙。

  在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看來,這個耗資9.14億元人民幣的科研園區正是中國空間科學邁向成熟的標志。吳季表示,過去幾十年來,中國逐步具備了把衛星與航天員送入軌道、把航天器送上月球的能力,但是在太空領域進行的重大科學研究還不多。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吳季說:“就空間科學而言,我們剛剛嶄露頭角。”

  在空間科學領域,中國正在迅速確立領頭羊的地位。2013年,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月面,其釋放的月球車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測了月壤。2016年9月發射的中國最新空間實驗室搭載了十多個科研項目。過去兩年來,還有另外多項與天體物理學等領域有關的實驗裝置被送入太空,包括一台用於量子通信前沿實驗的衛星。

  這些科研工作具有全球影響力。歐洲航天局局長約翰-迪特裡希•韋爾納說:“中國的空間科學項目極富活力,極富創新力。他們處在科學發現的最前沿。”

  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負責航空航天和空間科學事務的主管邁克爾•莫洛尼說:“中國的太空項目在很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進步。”無論是中國國家航天局還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負責的太空項目,科研任務在項目中的比重都在逐步增加。

  中國最早的兩次探月行動(2007年和2010年)更像是工程學演示,而非科學探索。但隨著嫦娥三號問世,情況發生了變化。嫦娥三號使中國成為第三個在月面實現軟著陸的國家。更重要的是,嫦娥三號著陸區域從未被近距離研究過。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